率先突破的改革基因
“要好钢,找宝钢”。作为改革开放的产物,上海宝钢从成立之日起就与改革创新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1978年3月30日,中央正式批准了宝钢建设项目。
1978年12月23日,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公报发表。同日,宝钢建设打下第一根桩。
2016年,根据中央安排,原宝钢集团和原武钢集团联合重组,成立中国宝武钢铁集团有限公司,开启了国企改革的先河,成功走出了一条引进、消化、吸收、创新的企业科技现代化发展道路,开创了中国钢铁企业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
位于浦东新区世博大道1859号的中国宝武大厦里,新时代宝钢人仍在续写着“再创一个宝钢”的故事——勇于实践,不断创新,闯出自己独特的发展道路。
这样的故事,在浦东新区1210平方公里的热土上,每时每刻都在发生。
2016年初,浦东在全国率先开展“证照分离”改革试点。对试点涉及的116项行政许可事项,分取消审批等5种方式进行改革试验,以解决企业“办证多”“办证难”的问题。
这是浦东基于自身发展需求而开展的一项基层创新,与此同时,这项创新始终位于国家顶层设计的框架内,得到了中央相关部门的有力支持。
2016年5月,国务院决定在浦东新区暂停实施《药品管理法实施条例》等11部行政法规和国务院文件规定的行政审批等事项,以支持上海“证照分离”改革。今年9月12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向全国有序推开已在上海自贸区等试点的“证照分离”改革,破解“准入不准营”的难题。
在中央的统筹谋划下,浦东改革沿着这样一条路径前行:基层创新试点——中央支持肯定——暂停或修改相关法规——向全国复制推广——进一步推动基层制度创新。浦东开发开放28年来,很少出现“一管就死、一放就乱”的局面,与这种改革开放的反馈环路有密切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