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 > 新闻专题报道 > 改革开放40周年 > 正文

浪潮启示录:勇于创新方能永立潮头

2018-10-31 18:20:16  北京时间    参与评论()人

原标题:浪潮启示录:勇于创新方能永立潮头

每一个踏入浪潮集团(以下简称“浪潮”)总部大楼的人,都会被那面巨大的写满各类发明专利的“专利墙”所震撼。而事实上,浪潮所拥有的巨大专利群,远比这面“专利墙”要来的更加震撼:数据显示,浪潮在服务器、存储、云计算、大数据平台及应用领域拥有超过7000项专利,位列行业第一。

而让很多人想不到的是,就在30多年前,这个如今拥有3万多名员工、年销售收入超过800亿元的国家级创新型企业,还是一个只有400多人,曾连续亏损5年的地方小厂。

从研发中国第一台微型计算机(以下简称微机),到发布全球最强AI计算主机,改革开放40年来,“凤凰涅槃”的浪潮与中国信息技术产业的发展历程紧密联系在一起,不断突破欧美国家在信息技术领域的“封锁”,树立中国信息技术产业发展史上一座又一座里程碑。

1980年代:第一台微机诞生改革开放让浪潮迎来初生

浪潮启示录:勇于创新方能永立潮头

浪潮0520A(潘琦制图)

浪潮的研发故事要从0520A型微机说起——它是浪潮研发的第一台微机,也是中国自主研发的第一台微机。

时间回到36年前,此时浪潮的前身山东电子设备厂还是一家从事计算机外部设备、民用电子仪表等研发生产的企业,仅有400多人。就在研发0520A之前,企业已经连续亏损5年,濒临停产倒闭的边缘。

为了扶持这个困难大户,当时的山东省电子工业局拨来10万元项目费,用于磁带机的开发与生产。不过,浪潮却把这笔“救命钱”投入了微机的研发——因为浪潮人看到,此时全球信息技术方兴未艾,未来是属于信息产业的。

“我第一年的月薪是45块钱,第二年转正之后拿到了54块钱。那时候一台电脑5万元,差不多是我近10年的工资。”浪潮董事长孙丕恕进入浪潮后的第一份工作正是研发第一台微机,那一年是1983年,他21岁。

事实上,在那个彩色电视还没有完全普及的年代,微机仍属于凤毛麟角,别说是普通家庭,甚至连高校拥有一台微机也很奢侈。而就在研发微机之前,即便是山东大学电子系毕业的孙丕恕也没有见过一台真正的微机。

因此,在拿到仅有使用说明书的IBM样机后,孙丕恕和同事们一度无从下手。“那时候也没有现在的互联网搜索条件,就这么两眼一抹黑地开始了。”而大家随后找到的方法是将机器拆解,然后先易后难,将零部件逐个攻坚。

为此,孙丕恕和同事们没白天没黑夜的一直在滚在一起,“睁眼就开工,深夜才休息,每顿饭几分钟就解决,其余的时间全都在摆弄电路图”。孙丕恕说,虽然已过去了几十年,但每当自己想起那个时刻,仍会激动不已。

经过不懈努力,几个月后,中国第一台自主研发的微机诞生。“我们根据阿尔温·托夫勒的《第三次浪潮》,起名‘浪潮0520A’,售价大约3万元,被很多科研院所采购。”孙丕恕说。

“一方面这个产品当时只有美国能做,我们能够成功,而且实现了与IBM的PC兼容,我们感觉非常骄傲,它的价值也是非常巨大的,那么从材料费来讲,当时一台电脑我们就能为国家节省几万元。”孙丕恕说。

到1983年底,依靠浪潮微机,浪潮实现产值248万元,利润8万元,实现了扭亏为盈。

事实上,在进行微机研发的同时,迎着改革的春风,企业经营者也开始进行企业经营机制的转变,实行了经济承包责任制,在改变传统观念、解放生产力方面克服了重重困难,经济承包责任制的实行大大提高了工厂的劳动纪律和生产效率。

正是改革和创新为浪潮带来了丰硕的成果。1985年,浪潮0520A以最高分荣获电子部计算机产品评比第一名,浪潮很快成为中国微机领军品牌,中国IT产业大幕亦由此拉开。

1988年,浪潮完成新产品开发20项,销售收入首次突破亿元,实现产值1.33亿元,创汇110万美元。浪潮微机的市场占有率已经占到了全国市场的20%,位列全国第二。长城、浪潮、东海成为当时中国个人计算机市场三大主导品牌,合计市场占有率高达75%。

1990年代:第一台小型服务器诞生从“边缘地带”冲破外国技术封锁

浪潮启示录:勇于创新方能永立潮头

浪潮SMP2000(潘琦制图)

进入上世纪90年代,盛世之下的浪潮却悄然迎来了危机。

伴随着改革开放走向深入,1992年,中国取消外国计算机整机进口配额限制,国外品牌大举入侵。与此同时,联想、方正等国产计算机后起之秀正在飞速成长。面对计算机行业空前激烈的竞争,浪潮的生存空间被压榨,开始走向下坡路。

不过,此时已升任副总工程师的孙丕恕却看到了一个机会:互联网正开始在全球范围内进入民用,服务器将成为互联网发展的核心设备。而在国内,虽然微机市场已成为红海,但与该产业存在天然联系的民用服务器领域,却是一片蓝海。

“当时,民用小型机只有少数欧美国家能够提供,价格动辄上千万,只有省级以上银行等高端客户才用得起。”孙丕恕回忆说,此时的中国服务器的市场完全被国外厂商垄断,国内厂商基本一片空白。

于是,在1992年,孙丕恕自告奋勇在浪潮内部牵头成立了一个新部门,研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浪潮小型机服务器产品。

不过,相较于研发0520A时可以花钱买到IBM样机,此时孙丕恕面对的是巴统(巴黎统筹委员会)协议框架下国外对中国的技术封锁——即使是国内高端客户部署的服务器,也被放在专门的“玻璃房子”中,厂商会派专人时刻看管。

由于在国内找不到有关服务器的样品和技术资料,孙丕恕便带领研发团队在新加坡、香港这样巴统协议管不到的“边缘地带”进行封闭开发。他们将国外厂商废弃不用的小型机服务器一遍遍的拆卸又一遍遍的组装,才终于弄明白构造原理,确定有关服务器的技术参数。

为了节省经费,他们吃方便面充饥,不舍得坐车,步行几十里到各个相关科研机构查阅所需资料。在超强度的工作压力下,孙丕恕还患上了严重的胃溃疡。

1993年,在第一台微机研发成功10年之后,浪潮第一台小型机服务器SMP2000诞生。同样,这也是我国第一台自主研发的小型机服务器,打破了西方国家在相关领域的绝对垄断,使服务器在中国的广泛应用成为了可能,孙丕恕也因此被称为“中国服务器之父”。

“有了产品仅是万里长征走完了第一步。”为了能尽快打开局面,身为研发人员的孙丕恕走到了市场的第一线。

“为了取得客户信任,一百斤上下的机器,我们常常是扛着就去了,在客户那里,晚上用我们的机器来替代国外品牌,进行应用模拟测试比较,靠着团队的执着努力和产品验证才挤进去。”孙丕恕说。

最终,两台浪潮SMP2000服务器以每台约100万人民币的价格卖给了第一个客户——德州中行——这一价格只相当于国外同类产品的20%,却能提供同等的品质和更好的服务。

由此,中国自主研发的服务器终于踏入市场的大门,开始迅速占领市场份额。在浪潮的带领下,中国IT厂商开始纷纷涉足服务器产业,并相继推出自己的产品,中国服务器产业之花悄然绽放。

1996年,浪潮服务器卖出了近2000台,跃居国产品牌第一名。2000年,中国首条年产10万台服务器的生产线在浪潮落成,奠定了浪潮在国内服务器市场的领军位置,浪潮也完成了由PC业务向服务器业务的深度转型。

2000年代:第一台高效能服务器诞生迫使外国厂商降价50%

浪潮启示录:勇于创新方能永立潮头

浪潮天梭TS20000(潘琦制图)

关键词:

相关报道:

     

    为您推荐:

    合肥:创新之风正盛

    2018-10-18 10:25:46 百强县排行榜

    在全球创新变局中加速开放创新

    2018-10-30 15:33:53 开放创新

    文化类综艺:在融合与跨界中寻求创新

    2018-10-21 19:26:00 文化类综艺

    为高质量发展注入创新动力——北汽集团创新发展纪实

    2018-10-26 11:26:02 北汽 国企 改革 发展

    让创新成为“一带一路”的亮色

    2018-09-20 10:33:28 2018天津夏季达沃斯论坛

    武汉:创新释放发展新动能

    2018-10-20 09:46:01 武汉 发展 创新 科技

    创新创业升级版,如何发力

    2018-10-08 15:52:11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

    做领跑者,更要做创新人

    2018-10-16 13:55:39 双创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