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张白纸,从零开始,可以画出最美的图画。从珠江入海口的滩涂与荒岛,蝶变为楼厦林立的城市新中心,前海蛇口与横琴仅用了短短数年;国际航运服务和通关模式改革,推动南沙加速建成吐纳万象、东西互济的国际通道与现代化港区。
城市与港口的沧桑变化,源自广东自贸区全方位的制度创新与先行先试释放的巨大活力。挂牌运作3年多来,广东自贸区形成385项制度创新成果,向全国复制推广33项;发布92项制度创新案例,3项入选全国最佳实践案例,示范带动效应凸显。
今天的广东自贸区,国际贸易中心、国际航运枢纽、金融业对外开放试验窗口建设扎实推进,高端要素加速集聚,粤港澳合作不断深化,内生动力愈发强劲。
新模式——
探索经济管理的市场化运作
在中山大学自贸区综合研究院副院长毛艳华看来,3年多来广东自贸区以制度创新为核心,率先挖掘改革潜力,破解改革难题,在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探索粤港澳经济合作新模式、建设法治化营商环境等方面,争当改革开放排头兵与创新发展先行者。“尤其是前海片区创新制度设计,设立了中国内地首个法定机构——前海管理局。法定机构施行的现代治理体系,对于探索经济管理的市场化运作模式、厘清政府与市场的边界,是一个很好的探索。”毛艳华说。
法定机构起源于上世纪70年代的英国,在中国香港和新加坡等地广为推行,被视为帮助行政管理机构“消肿”和“治懒”的利器。前海借鉴香港经验,将设立法定机构作为发展突破口,2011年前海管理局应运而生,履行前海的行政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责,承担开发建设、运营管理、招商引资、制度创新、综合协调等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