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端起泥饭碗,还是丢掉铁饭碗?虽然“两通两海”创造的财富鼓舞了一大批创业者,但当时的整个社会舆论环境对于“下海”不理解的还是占多数。直到1988年5月,北京市新技术产业开发试验区获批,“中关村”正式诞生,压抑了十余年的创业热潮就此喷涌。
从“大卖场”到创业大街
虽然还没有高楼大厦,但20世纪80年代的“电子一条街”无疑是城西最热闹的地方之一。经过十几年的发展,当年的“电子一条街”白颐路已经改为中关村大街,电子商铺也从零星几家小店,发展到拥有17000多家高新技术企业、技工贸总收入达3941亿元、出口创汇27亿美元的高科技园区。
位于中关村大街1号的海龙电子城就是中关村进化中的产物。它的开业标志着中关村电子卖场时代的开始。“买电器到海龙”曾成为大家的共识。鼎盛时期,海龙年销售额达60亿元,店内商铺数量多达600家,生意好时一家店铺一天能接上百个订单。但从2007年起,随着电商兴起,海龙开始走下坡路。假货横行、鱼龙混杂成了这里的代名词。直到2015年3月,海龙电子城挂牌“智能硬件创新中心”,标志着海龙开始从传统电子产品经营向智能硬件创新转变。2016年7月7日,海龙大厦贴出告示:即日起一至五层停止营业,升级改造。有17年经营历史的海龙电子城停止营业了。今年5月初,中关村最后一个电子卖场广安中海电子卖场也被拆除。
海龙等卖场的停业虽然令一代人唏嘘,却挡不住距离海龙西侧几个路口的创业大街飘散过来的咖啡香气。升级后的中关村大街全长7.2公里,形成一批创新创业、科技金融、文化创意等新型业态集聚区。2018年1-5月,中关村平均每天新设立科技企业达89家。
新一代的创业者在这里崛起,而“中关村”的概念,也早已突破地理上的“中关村大街”,向北边的上地,乃至全国各地辐射。作为北京建设科技创新中心的主阵地,中关村形成了“一区十六园”的格局。十六个分园不断强化创新服务功能,落地了一批高精尖项目,建成了一批特色产业园区。中关村正立足世界科技前沿,成为首都高质量发展的创新引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