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 > 新闻专题报道 > 改革开放40周年 > 正文

壮阔东方潮 奋进新时代 | 中关村:深化改革的“探路者”

2018-07-13 16:05:16    千龙网  参与评论()人

千龙网北京7月12日讯 中关村因改革开放而生,因改革开放而兴,历经40年艰苦奋斗、40年创新发展,已经成为世界知名的“创新名片”。创新创业,是中关村灵魂,也是所有中关村人的光荣与梦想。这份特质,以及它所创造的辉煌,源自于高起点的战略规划和改革突破,源自于日益完善的服务保障,源自于一代代中关村人接续不断的激情、勇气和奋进。

中关村是我国科技体制改革重要发源地,中关村的崛起,既是改革开放伟大实践的一个缩影,又是改革开放不断深化的标志性成果。作为中国高科技产业的一面旗帜,中关村创新发展的40年,正是中国改革开放40年的生动缩影。

在中关村,诞生过我国第一家民营科技企业、第一家不核定经营范围的企业、第一家无形资产占注册资本100%的企业、第一家有限合伙投资机构、第一个政府引导基金,第一部科技园区地方立法。中关村的发展,和中关村内众多的创新创业企业密不可分,他们组成了以及成就了现在的中关村,他们是中关村深化改革的“探路者”。

《2017年北京海淀国家双创示范基地发展报告》显示,2017年海淀新增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1400余家,总数达到8992家,新设立科技型企业2.1万家。海淀区独角兽企业33家,占全国1/5强,总估值2006亿美元,占全国31.9%。

记者了解到,2017年,中关村企业总收入达到5.3万亿元,实现利润总额4670.8亿元,实缴税费2593.9亿元,对北京市经济增长贡献率达到34%。2018年1-5月,中关村企业总收入达到1.9万亿元,同比增长16.3%。中关村十六个分园不断强化创新服务功能,落地了一批高精尖项目,建成了一批特色产业园区,已经成为首都高质量发展的创新引擎。

海淀创业园——三十载沉淀出国际化名片

中关村科技园区海淀园创业服务中心成立于1989年8月,是中关村科技园区海淀园管委会投资兴办的公益性创业孵化机构,作为试验区肩负起“探索加快新兴产业发展的新模式”的先行者而启航,创办至今已有29年历史。创业中心现设中关村创业大厦、中关村发展大厦、创业园标准厂房三大孵化基地,孵化面积近5万平米。

2018年,创业中心主动探寻园区国际化需求,计划进一步拓展国际化交流与合作,打造国际化人才社区,提升园区海外知名度并引入优秀外籍人才或创业者来园区创业,全力打造一张属于海淀创业园的国际化名片。

目前,在园企业共计426家(包括众创空间入驻企业),其中,留学人员企业300余家。按北京十大高精尖产业划分,软件和信息服务73家、医药健康39家、智能装备30家、新一代信息技术27家、集成电路8家、节能环保21家、新材料18家、科技服务12家、人工智能7家、新能源智能汽车5家。截至2018年5月,海淀创业园累计孵化企业1600家,共引进1258余名留学人员入园创业。其中,电子信息领域企业968家,生物医药领域企业214家,节能环保领域企业11家,新材料领域企业72家,光机电领域企业175家。

据悉,园区企业累计获得股权融资近70亿元,债权融资近16亿元,政府资助近5亿元。近三年来,超过60家园区企业获得股权融资超过1000万元,企业获得融资额稳步上升,园区借助资本市场加速孵化企业成效显著。

壮阔东方潮 奋进新时代 | 中关村:深化改革的“探路者”

利亚德集团现场成果展示

6年汗水浇灌出茁壮企业代表

利亚德集团是一家由境内外直接控股子公司14家,间接控股公司26家,参股公司16家,分公司52家组成的跨国集团。6年来,利亚德由单一的LED显示业务,扩展到显示、景观照明、文化旅游及VR等多个视听科技与文化融合发展的领域。

2017年利亚德营业收入65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近50%;净利润12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近81%;实现经营性现金流7亿多元;订单总额102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近75%。文化科技融合硕果累累:2017年利亚德完成“贵州茅台天酿演艺”、“成都水韵天府文化休闲街区”、“纪念长征胜利80周年”晚会视效、“四渡赤水空间声光秀”,并签订了“大庸古城”“临淄区市民文化中心项目工程”等文旅项目。

作为一家中关村高新技术企业,利亚德用自身书写出了一部精彩的“双创”史,也是中关村高科技企业发展的一个生动实践的案例。

中关村的40年,是中国改革开放40年生动实践的缩影,其所标注的,不仅是中关村人自我改革、自我超越的奋斗历程,更是一个国家追赶世界、引领时代的恢弘图景。具有创新创业历史传承的中关村将站在更高的起点上,继续把握时代脉搏,引领中国高新技术产业的创新发展,向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不断迈进。

(责任编辑:梁云娇 CN079)

相关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