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记者了解,在重大产业合作项目的带动下,北京对津冀的投资呈井喷态势,2016年北京企业在津冀的投资为2039亿元,比2014年增长了3.35倍。
此外,疏解政策体系也在不断完善。2015年以来,北京市陆续对本市非居民用气、用热、用水、用电等实行分区域价格政策,在全国率先形成了完整的分区域差别化非居民资源性产品价格体系。
值得一提的是,疏解非首都功能产业的税收支持政策(试行)涉及减免税费11种,是疏解非首都功能工作中力度最大、服务最专项的税收支持政策。通过落实京津冀协同发展产业转移对接企业税收收入分享办法,明确了转移企业认定、纳税情况认定、税收转移分享等工作机制。
雄安新区是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的集中承载地。对此,刘伯正表示,将推动符合雄安新区定位的北京非首都功能向新区疏解转移,引导北京人口随功能疏解有序向雄安新区转移,促进北京新的“两翼”错位发展、协同发展、融合发展。
疏解中做加法确保服务更便民
疏解是减法,提高生活性服务业品质是加法。为此,北京下决心“留白建绿”,把环境留给老百姓,把腾退空间用来增加面向群众的公共服务设施,切实提升城市人居环境。
比如,在坚决疏解非首都功能的同时,按照“升级为导向、建关相结合”的原则区别对待农副产品市场,坚持疏解与提升并重,以规范、改造、升级为主,不搞“一刀切”。
“各区对确需撤除的农副产品零售市场,按照“撤一补一”的原则,提前谋划补充和替代措施;对确需撤除的大中型农产品批发市场,相关区政府将会同市商务委、规划国土委、发改委等部门提前制定替代方案,确保总体服务功能和服务面积不受影响。”北京市商务委新闻发言人赵卫东说。
根据市商务委提供的数据显示,2015年-2016年,全市共新建和规范提升蔬菜零售、便利店(超市)、早餐等基本便民商业网点2475个。
2017年,北京市计划新建提升1000个便民商业网点,目前已完成519个,其中新建371个、规范提升148个,完成全年任务量的51.9%。全市基本便民商业服务网点在城市社区覆盖率达到86.8%,网点连锁化率达到30.3%,其中城六区实现基本便民服务社区全覆盖,网点连锁化率达到35.7%。
市民身边的“菜篮子”又是怎样呢?据了解,目前在全市3924个蔬菜零售网点中,菜市场411个,社区菜店1832个,生鲜超市295个,综合超市(便利店)搭载1192个。同时,全市5家蔬菜直通车骨干企业近300辆蔬菜直通车,进入近600个社区进行蔬菜售卖,填补社区蔬菜零售空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