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 > 新闻专题报道 > 奋进的北京 > 正文

【奋进的北京】改革红利送到社会最基层

2017-06-09 08:22:43  北京日报    参与评论()人

家长一口气说了

四个“知足”

讲述人:龙潭中学初二班主任李国连

在北京,上好学校可是件难事。家长各显神通,甚至斥巨资购买“学区房”。三年前,我们龙潭中学属于“被挑剔”的学校。

那也是孟夏之日,我听说学校要与广渠门中学深度联盟,新初一要去广中上课,包括我在内的14名老师也要跟去。当时,心里一阵阵打鼓,深度联盟能深到什么份儿上?我们的孩子会不会被单独分班?会不会被嫌弃?

学生报到前,我先到广中报到。一进校园,心情就变好了。学校里有各种各样的活动室,展示着孩子们参加活动的照片,我很羡慕广中的孩子。广中的领导和资深教师也给我吃下“定心丸”:龙潭的孩子跟广中的孩子一起编班,穿同样的校服,戴同样的校徽。

开学了,我成为初一六班的班主任,几天下来,又收获了感动。上课的时候,广中的任课老师并不知道孩子们的学籍,他们一视同仁,教好每个孩子;课堂之外,龙潭的孩子平等享受广中的各种资源,开心地学习;甚至我们这些来自龙潭的老师,也平等地享用广中的培训平台以及优质资源。

我们的孩子们如鱼得水,我跟同事却有点“水土不服”。

以前,我们和学生一起打铃上课,下课回家。可在广中,活动丰富,有各种学生社团、科技团,甚至连思想品德课都被打造为“少年法庭”。作为班主任,我的工作量一下子就上来了。

开始,我压力很大,有经验的老师看出来了,主动伸出援手。我跟着孩子们一起参加活动,孩子们的兴奋,以及对知识的探究精神也感染了我,我也努力适应节奏。回过头看,那些丰富的活动,让我开阔了眼界。

获得感还不仅这些。

原来备课,一个年级就俩老师,偶尔一人有事儿,就剩下一个人“默读”教案了。在广中,七八个老师一起备课,集思广益。有一次我准备《夸父逐日》的教案,按传统就是让学生翻古汉语词典查生僻字词,翻译课文,挺枯燥的。在广中备课时,有的老师建议讲讲中国神话,有的老师建议弄个讲神话比赛,还有人建议给学生讲讲什么叫“故事”……我们的课堂慢慢变得生动,孩子们听得更专心了。他们的专注,让我很有成就感。

6月份,第一批“联盟”生就要中考了。“一模”时,他们的成绩在全区名列前茅,这在龙潭中学是史无前例的。一位家长一口气跟我说了四个“知足”,我心里特别满足。

祝福他们,中考创佳绩。

要不是双向转诊我差点得了尿毒症

讲述人:蓟门里社区居民舒自意

一说去医院看病,我就犯怵,乌泱泱的人,想想就心烦。

可人吃五谷杂粮,怎能不生病?好在我赶上了“分级诊疗”“双向转诊”,要不,就得尿毒症了。

去年9月下旬,我突然开始尿血,感觉可能是有点炎症,就直接去了蓟门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挂的是主治医师刘静文大夫的号。

小刘大夫年纪轻轻却很耐心,问诊过程说得明明白白。她告诉我:老年人出现血尿,第一步会考虑有炎症,第二步要排除肿瘤,因为有些膀胱肿瘤的早期症状也是血尿。她给我开了尿常规和泌尿系B超检查。

一听肿瘤,我心里“咯噔”一下。还好,检查结果排除了。

我使了三天抗生素,血尿症状缓解了,可尿蛋白还是三个加号。小刘大夫皱起眉头,我这心又悬起来了。她说,这不是简单的尿路感染,建议我再去北医三院仔细检查一下肾功能。

去大医院,我犯愁了,那挂个号得多难呀。我闺女怀孕的时候,去大医院检查还是花了800块从号贩子手里买的号。

小刘大夫见我犹豫,有点着急。她说,大爷,您这病可不能再耽误了,得赶紧查。知道我怕挂不上号,她乐了,告诉我不用自己挂,她就能帮我直接转到北医三院。

我还以为这大夫有关系呢。她和我说,医疗改革,全市建了很多医联体,不同的医联体里,既有基层的社区医疗机构,也有二、三级医院。医联体内的大医院都会给咱社区医院留一部分预约号,同时还有双向转诊的绿色通道,咱们社区就在北医三院的医联体里。

当天,小刘大夫就给我开了转诊单,还是北医三院肾内科专家号。这下可省事了,拿着单子,我顺利在北医三院就诊、住院,做了肾脏穿刺等一系列检查,我被确诊患了IgA肾病。北医三院的专家告诉我,这个病发展到最后就是尿毒症。因为发现得及时,我的情况不算太严重。

现在我又转诊回社区了,除了定期复查,只需要吃一些降蛋白的药物,平时还有小刘大夫帮我监测着身体指标,放心得很!

我在单位的外号

从“表哥”变成了“表少”

讲述人:华联综合超市人力行政部助理马峥

我在单位有个外号叫“表哥”,因为天天和表格较劲。

3年前,我转岗到企业人力行政部,负责为下属两家连锁店办理证照,到政府部门跑审批。当初交接时,同事满脸同情,“别嫌麻烦,每次怎么都得跑个四五趟,你年轻,正好磨磨性子……”

好嘛,磨得我焦头烂额。

凡是超市里售卖的“进口货”,包括各种盒饭、现场制售食品、预包装食品甚至保健食品,都与我有关。

几乎每一两个月,我就要到西城区行政服务大厅的食药部门办事窗口折腾一回。尤其是办餐饮服务许可证的审批手续最麻烦,不仅需要企业的各种制度,从业人员资格证,而且还要有环评报告等,各种要件都得A4纸,大概有30多页,厚厚的一沓。“表哥”的外号就是这么来的。

给广安门店办理食品流通许可证时,我先到窗口咨询几次,然后回单位准备材料,遇到不会填的再去问,问清楚了再回来准备。等抱着一堆材料到窗口审批时,一次少盖公章,一次忘带营业执照复印件,一次方位图标错……来来回回不下七八趟。

还好,我单位距离服务大厅不算远。有的“表友”跑一趟窗口,光路上就得花费两三个小时。

跑窗口跑得我着急上火。一次,负责受理餐饮业务的“6号”窗口前有10多个人排号,而旁边的“7号”“8号”窗口人少,但又不管办。那天,我急着回单位开会,一冲动就朝受理人员嚷上了。事后,我也觉得不妥,人家有规定,餐饮、食品、保健品走三套程序,交三份材料,三个窗口各有“专攻”,我急也没用呀。

2015年开始,可算好了。政府简政放权,餐饮服务许可证、食品流通许可证、保健食品经营许可证“三证合一”,变成“食品经营许可证”,只需提交一次全部资料,就成了。我可以半年左右跑一次窗口,提交的各种表格材料减少到十几页,我终于成了“表少”了。而且,西城区的食药窗口改为“一窗式”综合受理,受理人员从“专科”变为“全科”,排队等候时间大大缩短。

去年5月起,更方便了。“西城食药行政许可”微信公众平台推出,有什么问题,点点微信就问了,而且连锁企业一次办理多家分店业务还能提前预约办理。

今年4月,我为西直门店办理食品经营许可证,先对着微信,备齐材料,一趟齐活,选择EMS寄递,直接送证上门,半小时就结束战斗。

当“表少”,真幸福。

(责任编辑:陈倩 CN030)
关键词:奋进的北京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