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革故鼎新的创新精神
作为奋斗者的精神核心
“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是传统中国人对于自我思想不断反省和变革的标准,“归零”与“打破习惯”则成为当代中国人的日常行为准则。是否是一个对社会有所贡献的人才,其根本因素是人的道德和能力素养,而关键因素则是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中国人传统文化中的自省和革新精神影响着奋斗者的道德素养,而当代基于庞大信息流基础上的创新力和创造力则孕育着奋斗者的创新精神。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国如果不走创新驱动道路,新旧动能不能顺利转换,是不可能真正强大起来的,只能是大而不强。强起来靠创新,创新靠人才。”用“日新月异”这个词来衡量中国的发展变化最为贴切。其中的“新”和“异”都离不开创新精神的驱动。革故鼎新,中华民族每一项伟大成就都来自每一个个体在自身领域中的不断创新进取。大到经济体制改革、行政机构优化,小到日常生活行为习惯的变迁;从以前的各行业各领域“山寨”“复制”盛行,到今天中国自主知识产权、自主核心技术的品牌风靡世界,创新成为我们实现梦想的不竭动力。在为实现梦想而进行的奋斗中,我们必须掌握创新这一利剑,以助我们披荆斩棘。创新不仅仅是思想上的天马行空,更要具有“大胆假设,小心求证”的实践策略。在新时代,人才的定义进一步拓展为了兼具创新精神及奋斗意志,同时又以理想信念的实现为目标的一群人。这就需要我们既要有不断打破陈规旧习的勇气,又要有筚路蓝缕的隐忍,既要有敢为天下先的豪气,又要有多朋广助的胸襟。
2012年,习近平总书记用“雄关漫道真如铁”“人间正道是沧桑”“长风破浪会有时”三句诗词昭示了中华民族的奋斗历史、奋斗目标和奋斗前景。作为精神最为富足的奋斗者们,我们必将在这一伟大征程中体现自身的价值。
(执笔人:丁瑞雪,包头师范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