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 > 新闻专题报道 > 幸福的奋斗者 > 正文

榫卯之间

2018-05-21 10:52:38    北京日报  参与评论()人

前些年,曾有人带着几麻袋的木头残件找到刘更生,希望他能帮忙修复。残件大大小小,足有上百件,而且残损得厉害,根本看不出原本形状。刘更生咬咬牙应了下来。

没有图纸,没有照片,客户只依稀记得“像是个桌子”。刘更生先是花了大半年时间,将木头残件一块一块地摆出来,反复“拼图”——先根据纹饰和木头断口的形状,把残件拼接在一起对比着看;然后寻找最大程度接近一个整体的断口和纹饰……

年代久远,原本的纹饰和断口都被磨得光秃秃的,实在拼接不上,刘更生就查阅古代家具文献,根据仅剩的纹饰猜测整体的图案,“一块一块对着瞅,实在拿不准的就先放着,等别的拼完了自然就能确定位置了。”刘更生说。

“拼图”完成,刘更生又花了半年时间把出现残缺的纹饰、零件重新制作,再用榫卯结构拼接补齐,外表严丝合缝,看不出来有拼接过的痕迹。最终,一张乾隆时期的透雕龙凤牡丹图案的圆形紫檀包厢转桌完美“复活”,“那一瞬间太有成就感了!”刘更生眯着眼睛,回味着。

去年,有人想请刘更生帮忙修复一张黄花梨牌桌。刘更生判断,黄花梨的材料不可能做成牌桌,如果真是牌桌,肯定也是后改的。等见到桌子,刘更生更加确信,“这桌子的雕花是典型的明代样式,不可能做成牌桌,更何况四面的抽屉把原本的穿雕都截断了,这肯定是民国年间才改的。”桌子的主人和家里的老人一问,果然和刘更生说的一样。

最终,一张明代草龙纹黄花梨方桌在刘更生的手中“复活”。

十多年来,刘更生已参与修复了几百件古旧家具,包括紫檀转桌、元代铁梨木活结构条案、清代攒拐纹琴桌等。

工作室的墙上,挂着上百个明清红木家具雕花式样,刘更生收集这些宝贝可费了大劲。“咱们老祖宗留下了很多宝贵的东西,我要把这些好东西都挖出来,整理成册,一代一代传下去。”刘更生说,这是他的目标,更是他的心愿。

(责任编辑:梁云娇 CN079、刘敏丹 CN012)
关键词:木匠奋斗

相关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