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牛奶河”到“潺潺碧波”——首都河道治理中的萧太后河蜕变

2017-09-20 09:01:24  千龙网    参与评论()人

来源标题:从“牛奶河”到“潺潺碧波”——首都河道治理中的萧太后河蜕变新华社北京9月19日电题:从“

牛奶河”到“潺潺碧波”——首都河道治理中的萧太后河蜕变

新华社记者高健钧

短短一年多时间,北京朝阳区内萧太后河段出现翻天覆地的变化:以前污泥浊水,如今碧波荡漾;以前臭不可闻,如今花香扑鼻;以前周围居民怨声载道,如今市民慕名而来。

“这里以前的污染情况,你很难想象得到;现在青山绿水的优美环境,在当时也是不敢想的。”在朝阳区水务局副局长彭庆彬的感慨中,可以了解到萧太后河的巨大蜕变。

记者来到位于北京市东南五环的萧太后河马家湾段,一下车,青山绿水立刻映入眼帘。听着潺潺水声,走过横跨萧太后河的白石拱桥,便进入绿树成荫、花木掩映的马家湾湿地公园,不少市民在这里散步休闲,跑步锻炼。

“我们几个上了年纪的姐妹们结伴,每天沿着公园步道走好几圈。现在这里水干净了,树木多了,感觉空气也变得新鲜了。”住在附近小区70岁的秦冬梅说。

朝阳区豆各庄乡副乡长白景元是该河段乡级河长,他对记者介绍,依托萧太后河而建的马家湾湿地公园还没有彻底完工,部分区域已经对民众开放。建成后,这里将成为水面面积921亩,新增绿地4290亩的园林风景区,其中包括3.4公里长的河面行船航道,由此基本恢复萧太后河的历史风貌。

仅仅在一年前,萧太后河朝阳段的污染却严重困扰周边居民。“以前都不想出门,出来看到的就是液化站、水泥搅拌厂、垃圾回收站,乱糟糟的,脏河臭气熏天。”2009年搬到附近居住的张晓华回忆。

“一段时期内,河流污染极其严重,周边环境也是脏乱差。因为水太脏了,萧太后河还被人们戏称为牛奶河,居民意见的确很大。”彭庆彬说。

萧太后河历史悠久,因开凿于辽代萧太后摄政时期而得名,是北京最早的漕运河,也是北京唯一一条以人物命名的河流。到了现代,萧太后河成为连接北京中心城区和通州区的重要排水通道。

据史料记载,昔日萧太后河“河面船只穿行,河岸行人如织,如同江南水乡”。然而,随着北京人口急剧增长,周边产业发展结构不合理,萧太后河在近十多年间出现严重污染,河岸环境急剧恶化。

从2016年2月起,北京市朝阳区政府对全长12.4公里,流经朝阳区西大望路、南磨房、十八里店、垡头、豆各庄、黑户庄,最终进入首都副中心通州境内的萧太后河朝阳段进行了大规模的治污、疏解、还绿。

彭庆彬说,朝阳区政府制定了“水清、岸绿、景美、蕴深”的总体目标,同时确立了标本兼治、分类治理、疏堵结合、联动共治的河道治理思路。

“首先进行了截污水、补中水,对萧太后河和7条支流两岸排污口追根溯源。最终摸排出大小排污口230个,锁定排污主体单位109家,测算出日排污量约为6万吨。”彭庆彬说。

此后,朝阳区相关部门联合排水集团,铺设14.5公里污水管线,将污水导入水厂,成功截污纳管,实现日收纳入河污水6万吨,污水不再入河;河段两岸还铺设了16.3公里长的中水管线,从水厂引入河道,日补水达10万吨。

秉承“生态治河”的理念,朝阳区采取综合治水方法,在河道内栽植沉水和挺水的水生植物,投放多种水生动物和微生物,让河道具有循环自净功能,改善水质状况。

“污染在河里,根源在岸上。”彭庆彬介绍,朝阳区并不仅仅进行河道治污,还在源头上掐断了污染的根子。

2016年朝阳区启动河道两岸沿线连片疏解工作,截至目前,拆除各类大院及公寓25个、清退仓储物流业28个、疏解交易市场等低端产业共计145万平方米。这也为给萧太后河滨水绿色休闲廊道建设腾出大量空间。

“为使萧太后河实现‘水清、岸绿、景美、蕴深’,朝阳区在萧太后河沿线布设‘1廊4区22景点’,建成后总面积达5211亩。”彭庆彬说。

(责任编辑:马丽丽 CL0938)

相关报道: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