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 > 新闻专题报道 > 2019新春新气象 > 正文

那些年 我们消失的年味都是什么样的?

2019-02-02 10:53:24  新华社    参与评论()人

blob.png

2019年1月12日,游客在年货大集上观看民俗展览。新华社记者李欣摄

现在过年你是怎么过的?好多人都在感叹年味儿越来越淡,远不如小时候有意思了,那不同年代的人“小时候”又是怎么过年的呢?

60年代——

那时候,没有手机也没有网络,虽然有电视,但是许多人买不上,因为当时买东西得用一种叫“票”(有粮票、油票、布票等)的凭证。

过年的时候,老百姓就会把平时积攒下来的各种票儿拿去买鱼、肉、蛋之类的副食,来凑出这一年中“最丰盛、最奢华”的年夜饭(北方城市):猪肉白菜/酸菜馅饺子是基本配置,宽裕的人家也会买条鱼,取“年年有余”之意。此外,还有各种由白菜做主料的菜(菜心拌凉菜、五香辣白菜、腌白菜、醋熘白菜等等)

当然了,除了餐桌上的美食,大人们还会扯块布料给孩子们做新衣服。那会儿不像现在,随时都能买买买,一般只有过年才能穿上手工做的新衣。日子再松快些的,还会给娃买个新玩具:木刀枪、腰边鼓、大摆球、积木塔、铁鸣蝉、毛毽、脸谱,还有“老鼠滚蛋”、“斗鸡”等等就是最流行的了。哪个孩子手里有了,都能拿出去狠狠炫耀一番的。

70年代——

70年代,人的消费主题是“抢购”,不过花样倒是比60年代多了很多,反季节蔬菜、南方特产、新产品、还有茶叶等等都已经出现,种类也越来越丰富。不过,要想吃一顿稍好的年夜饭,对人还是有许多要求的:身体好,能肩扛手拎不怕挤;耐性、心态好,哪怕从早排到晚,也无所谓,能买上就行;不懒惰,早上睡到自然醒再去买?人家队伍可能早排出三里外去了。

除了吃,年货里清单里的另一份必买物品——新衣,也不再是单调的几个颜色和款式了,很多人选择去商场买衣服。时间越往后,衣服样式越多、越新潮。现在依然有不少人穿的喇叭裤、弹力袜、西服,那时候已经出现了。

孩子们能玩的也多了。三五成群结伴去放鞭炮,跟着父母逛个庙会,吃个传统小吃,简直不要太美妙。

80年代——

blob.png

1984年春节期间,在石家庄火车站,工作人员为过往旅客送开水。新华社记者赵连升摄

80年代正值改革开放之初,有一部分大胆的人先富了起来。人们手里的余钱多了,春节时的消费需求也就更多了。于是,那时候很多人的年货清单里出现了漂亮的热水壶、自行车、黑白电视、录音机。条件更好些的,家里已经开始换上了洗衣机、彩色电视、相机等等。主妇们再也不用担心过节准备的年货会坏掉了,也不用担心因为洗衣洗被而累得腰酸背疼腿抽筋了......

年货之外,最让人津津乐道的就是春晚了。1983年,首届央视春晚一炮打响,而给观众留下印象最深的节目当属王景愚绕着桌子“吃鸡”,李谷一一口气唱了《乡恋》等七首歌曲,后来《难忘今宵》几乎成了每年春晚的结束曲。从央视春晚诞生起,大年三十儿晚上,一边包团圆饺子、吃年夜饭,一边看春晚,就成为那个年代约定俗成的过节方式。

因为经济的发展,大批农村青年也开始外出打工,过年前再集中往家里赶,于是从那时起,“春运”就变成了春节前不得不说的话题。

90年代——

blob.png

这是2019年1月25日在西班牙马德里一家酒店拍摄的“行走的年夜饭”中餐菜肴(拼版照片)。新华社记者郭求达摄

关键词:

相关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