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生院成为城市更新的新路径(4)

2019-01-15 14:06:37  北京青年报    参与评论()人

责任规划师要做些什么?他们好比街巷美颜师,精雕细琢,为街区整治发展综合施策。责任规划师团队全程参与环境整治提升,以“绣花”精神从街区层面开展系统研究,梳理街区历史文化内涵和遗址遗存,了解不同人群的切身需求和产业发展前景,综合考虑风貌、居住、环卫、停车、议事等整治过程中难以绕过的难题,力争形成“一揽子”解决方案,有效提高老城整治效能。

在全面实施责任规划师制度不到一年的时间里,东城134条大街、496条背街小巷的整体环境都得到了整治提升。如今,责任规划师将继续扎根基层,长期跟踪,深入到街道社区胡同里,与胡同居民一起见证胡同的蜕变与新生。

对于担任责任规划师,来自北京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的“85后”规划师赵幸颇有心得。早在7年前,她就已经与史家胡同结缘,并不断深入到这里的胡同、大杂院、老居民当中。如今,她还以史家胡同博物馆作为阵地,与居民一起持续为胡同进行更新改造。

城市规划,不仅是在探索怎样让城市更宜居,更能体现出我们如何看待历史和未来。而责任规划师制度在街区扎根,让城市规划在制定和实施过程中更合理,也必然让城市在精细治理中不断变得更美好。文/本报记者蒋若静

西城“共生院”长什么样

政府工作报告原文:坚持“保障对保障”,按照申请式改善、“共生院”改造的思路,推进核心区平房院落有机更新。

今年西城区提出,要继续深化什刹海“共生院”试点。去年,西城区在什刹海银锭桥胡同7号院试点建设首个“共生院”,推动老城平房院落的有机更新。1月9日下午,北京青年报记者前往该共生院探访。

这个大院就离后海的银锭桥不到50米,青砖、灰瓦、红大门,院门口还挂着小巧的金属铭牌,写着“海棠画院”。从远处看,与老北京的传统大院没有什么区别,不同的是,院中有三间房子被改造成了民宿供游客居住,还有四户则是普通原住民。

关键词:

相关报道:

     

    为您推荐:

    江西 红线划得实带着电(美丽中国·和谐共生)

    2018-08-01 14:45:14 江西 电力 红线

    天眼查发布媒体共生新战略 助力传媒行业创新变革

    2018-11-23 21:31:00 中国青年网 天眼查 大数据

    中国企业在卢旺达扎根发展、和谐共生

    2018-07-23 16:40:07 卢旺达 1983年 和谐共生 企业标识

    假冒商标案牵出售假网络 5400吨假盐被查

    2018-11-27 16:45:16 5400吨假盐被查

    5400吨假盐被查 犯罪嫌疑人33人涉案金额2000多万

    2018-11-27 14:56:24 5400吨假盐被查

    互联网织入千年水乡 数字经济从乌镇延伸

    2018-11-04 12:36:00 中国青年网 乌镇 互联网 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