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龙网北京1月13日讯教育是最大的民生,教育引领未来。新时代如何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面对携带“考题”而来的记者们,2019北京两会的代表、委员们纷纷建言献策,交上“答卷”。
曹晖委员:让“非遗”教育更多地走进中小学课堂
北京市政协委员曹晖做为两会的“老面孔”,这次带来的提案依然与中小学生的教育相关。如何让“非遗”教育更好地点亮中小学课堂,曹晖表达了自己的看法。中华民族的文化是我们中国人的一个根,一个魂。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应该更多地进入到九年义务教育的课程设置中。
我们不仅要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更重要的是在传承的基础上进行创新和发展,现在非遗教育课程占据的并不多。我们的音乐、美术、体育等课程都可以跟非遗教育衔接。同时,也希望更多的口头艺术,包括曲艺、相声、小品等进入中学生的生活。
这个课程体系单独让专门的艺术家或教育家来做会很难,能否建立一个由非遗传承人、教育家、艺术家的组合团队,专门去设计9年的18个学期的课程,根据孩子们的年龄特点、接受能力程度、课程的难易进行有效的设计,使孩子们能够在玩中学、学中玩。希望它能够成为一个立体的体系,让孩子们有更纵深的认知。
谁来教也很重要,其实有些非遗课程并不难,老师们可以进行一个短程的培训,再去反哺孩子们。非物质文化遗产不是有形的东西,更多是在于一种体验,其实孩子们都是乐于去参加、乐于去融合的。
刘岩委员:呼吁艺术院校校舍改建
北京市政协委员、北京舞蹈学院教授刘岩谈到,北京市2016-2017学年度中小学生视力不良检出率高达58.6%,视力不良已经成为影响中小学生健康素养的重要因素。而中小学生桌椅与其身高不匹配会影响到学生颈椎和视力健康发育,进而影响记忆力。
由于工作原因经常走进各个艺术院校的刘岩发现,中国戏曲学院附中的校舍很旧,而孩子们在练功的时候穿得很少,冬天会特别冷。她呼吁有关部门关注老旧艺术院校的校舍改建更新,为孩子们营造健康成长的良好环境。
王蕾委员:中小学命名要更好地体现首都文化
“目前北京市的很多中小学都是以数字命名,或者名字特别长,缺少文化内涵……”在1月12日上午的委员报到现场,北京市政协委员、北京市第166中学校长王蕾带来了关于完善中小学命名管理的建议,她认为,学校命名要有文化内涵,以凸显首都文化中心定位。
王蕾提到,在北京中小学的命名中很多都是数字化的命名方式,这与北京文化的内涵不太匹配。据她了解,在北京71所百年老校中,大多数学校的校名以数字命名。“在国际交流中数字是没有任何文化意义的,很多外国友人都对数字命名感到费解。”同时,王蕾还提出有一些学校的校名特别长,将近20个字,并不够简洁也不够突出文化特色。
另外,王蕾还提出,此前学校在命名上就能看出学制,比如初中叫做初级中学,高中叫做高级中学,初中高中一体是完全中学。“我认为,学校的名字最好能够突出学制特色,而现在一些校名有点含糊,看不出到底是什么学制。”
卫爱民代表:建议为每所中小学配备科学副校长
北京市人大代表、北京护宪律师事务所主任卫爱民带来了九条建议,其中多半是聚焦科学教育。卫爱民建议,组织千万名各种学科的科学家走进中小学课堂,担任学校的科学副校长,引导课本内容与实践相结合。通过科学实验,提高学生对科学的探索兴趣和热情。
卫爱民希望,改进全市中小学科学课程的教学方法,改革全市中小学科学实验课程设置,教育模式注重课本教学与实验教学相结合。
另外,他还建议,由政府组织编写一套公益性的科普丛书《10万个为什么》,具体内容由科普专家研究决定。“虽然,互联网信息比较发达,但网上的信息不系统,有些内容甚至是不负责任的。”
曹卫东委员:校园体育缺少教练型教师
市政协委员、北京体育大学党委书记、校长曹卫东表示,要培养冬奥人才,还应该重视基础教育发展的问题,要切实“开齐开足体育课”。他说,开足是指时间,开齐是指体育项目的类型。但是经过调研,他发现体育老师人才缺乏的问题依然存在。“第一个缺是体育老师数量上缺。第二个缺是项目上缺,第三个缺是专业型的体育老师,或者说教练型的体育老师就更缺。教练型的体育老师不仅仅能教孩子们体育项目的一些技能,更重要的是能带队。”针对这个情况,北体大已经和北京的相关高校、海淀区教委合作,开设体育师范班,培养教练型的体育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