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行公司中,渤海金控(000415.SZ)将集团子公司Global Sea Containers Ltd.因融资租赁业务产生的长期应收款作为信用风险特征确定应收款项组合,按长期应收款净额的0.5%计提坏账准备。2016年,渤海金控的应收融资租赁款净额为375.74亿元,计提的坏账准备为4.93亿元。
而中航资本(600705.SH)对“长期应收款—应收融资租赁款”的风险信用级别分为正常类、关注类、次级类、可疑类和损失类五类,计提比例分别为1%、2%、20%-40%、60%-80%和100%。2016年,中航资本的长期应收款净额为417.24亿元,计提的坏账准备为11.52亿元。
另外两家长期应收款净额超150亿元的公司也选择了较稳健的会计政策。
中油资本(000617.SZ)2016年的长期应收款净额为324.17亿元,计提坏账准备27.65亿元;中远海发(601866.SH)2016年的长期应收款净额为150.1亿元,计提坏账准备3.02亿元。
摩恩电气也是将风险信用级别分为正常类、关注类、次级类、可疑类和损失类五类,但是采用的坏账计提比例却远低于中航资本,分别为零、1%、25%、50%和100%。
也就是说,2016年摩恩电气账面上的5.68亿元“长期应收款-应收融资租赁款”全属于正常类,如果按照中航资本的会计政策,则其2016年应计提坏账准备568万元,这样一来,当年扣非后的净利润就是负值了。即使效仿渤海金控按长期应收款净额的0.5%计提坏账准备,其2016年也应计提284万元,当年扣非归母净利润也是负值。
摩恩电气采取如此激进的会计政策是否有粉饰利润之嫌呢?如果是,则公司股价飙升更难以体现基本面的支撑,但谁又是股价上涨的主要受益者呢?
大股东减持为哪般
摩恩电气的股权非常集中。根据2016年年报,问泽鸿和问泽鑫合计持有公司67.17%的股份,其中公司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问泽鸿持股59.79%。
不过,问泽鸿2017年两次向上海融屏信息科技有限公司(下称“融屏信息”)转让大量股权,其中1月26日和5月21日分别转让4392万股(占公司总股本10%)和4200万股(占公司总股本9.56%)。
两次交易完成后,问泽鸿持股比例降至40.23%,仍为公司的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融屏信息持股19.56%,为公司第二大股东。
4个月的时间里,问泽鸿减持摩恩电气19.56%的股权,合计获得20亿元的现金对价,是公司上市以来净利润的18.18倍(2010-2016年净利润合计约为1.10亿元)。
然而故事并没有结束。2017年7月13日,上市公司将2017年度向问泽鸿的借款额度由3亿元调整为5亿元,这意味着问泽鸿可以通过借给公司更多的钱来取得利息收入。
当然,大股东盈利的方式还有很多种,比如2016年度上市公司每10股现金分红1.75元,共计7686万元。虽然每股金额不多,但抵不住大股东持有小两亿的股份。
在大股东赚得盆满钵满的时候,上市公司却没有真金白银的流入。摩恩电气在上市以后,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竟然都是负值。
与其减持套现、现金分红、收自家公司利息,大股东不如脚踏实地改善公司经营质量。
(责任编辑:蒋柠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