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实上,从 2012~ 2015 年,探路者主业净利润的增幅已经放缓了,库存方面也面临较大压力,截至2015年底,存货数量约 118 万件,过季产品库存也在增加。而探路者今年三季度财报中也提到,“存货较年初增加75.35%,主要是受公司经营业务的季节性特征及货品的入库发货周期影响。”
与此同时,户外用品行业格局正在发生改变。中商产业研究院《2017~2022年户外用品行业发展前景及投资机会分析报告》显示,2017年中国户外用品市场规模将达283.4亿元,由于行业初期进入门槛不高,同质化竞争现象较为明显。而中国纺织品商业协会户外用品分会的一份研报也显示,2016年,国内户外市场零售总额和品牌总数较上年分别同比增长4.91%和2.09%,但是增速较之前有所放缓。
一方面,户外品牌市场竞争加剧,尤其是以Columbia、The Northface和Jack Wolfskin为代表的主力品牌,让探路者在这场户外变局中付出了更多代价。马岗指出,尽管探路者占据了一定市场份额和地位,但是想要获得快速发展难度比较大,意味着要在别的竞争对手里去抢市场蛋糕,同时2015年以来,李宁、安踏等大量知名运动品牌纷纷涉足户外用品领域,市场竞争愈发激烈。品牌的沉淀正是探路者比较弱的地方,在激烈竞争中,它只能比拼运营和管理,而这些不能在短期见效,也是其业绩比较尴尬的原因之一。
另一方面,探路者在对自身产品挖掘上显得乏力。“在某种程度上,消费者更加信赖外国户外运动品牌,无论是从产品的功能性,还是从设计、品质等,这些都直接导致业绩的差异性。” 比如The Northface,去年其推出一款“Moon Parka”大衣,宣称采用人造蜘蛛丝制成的,有着坚固和柔软的特点,这也是人造蜘蛛丝材料首次投入商业化的服装生产之中。程伟雄对记者表示,“从帐篷和冲锋衣起家,探路者如果能真正专心地去研究功能开发以及维护老客户,也不会导致今天有点‘高不成低不就’的地步。”
随着人们对生活健康的要求都在提升,户外运动市场也正在不断深化,呈现出更加细分、个性化和时尚化等特点,这给包括探路者在内的户外用品品牌带来了机会。记者留意到,一些外国的户外品牌已经开始和Supreme等这样的潮牌开始合作推出联名系列,来吸引年轻消费者。此外,它们也乐于通过线上的业务延伸来提升业绩。比如,The North Face 推出了 APP 去野吧,除了购物,用户还可在平台上发起户外活动约伴;Colombia 则是推出户外 GPS 软件,并针对性地推荐商品。
在探路者的规划中,旗下 TOREAD 将担负大众专业户外产品的角色,Discovery Expedition则偏重轻户外,走时尚休闲的品牌路线。程伟雄对记者表示,一直以来,探路者偏重于生产专业的中高端产品,未来可以通过延伸产品线拓宽品牌发展。
(责任编辑:关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