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10月业绩报表的陆续公布,券商2017年全年表现已经可以窥见端倪:中信证券以绝对优势甩开国泰君安、广发等老对手,华泰证券排名飞速跃进,从去年第7杀入行业前3;而由于IPO审核门槛提高,以IPO业务为中心的小型合资背景券商和新晋券商则很受伤。
中信一览众山小,华泰实现逆袭
时间进入11月,券商10月报告陆续公布,由于2017年只剩下两个月,前10个月的业绩也基本奠定了全年的基调。
总规模方面,中信证券以33.89亿元的月度营收规模独占鳌头,匹配净利润16.94亿元,海通证券、国泰君安位列2、3,后两者10月营收和利润之和都不及中信证券;就环比增速而言,中信证券10月营收环比9月增78.63%、净利润环比接近翻番,远远甩开海通和国泰君安,老大优势尽显:其中海通证券10月营收环比增37.88%,国泰君安却环比跌13.70%。
对比数据可以发现,中信证券的龙头地位越发明显。同比去年10月,中信证券总营收为16.77亿元、净利润7.36亿元;去年1-10月中信证券157.19亿元,分列2、3位的国泰君安和广发同期营收各为139.07亿元、115.35亿元,彼时中信证券的优势并不明显。今年1-10月,中信证券营收增至163.14亿元,国泰君安、华泰同期营收134.01亿元、107.39亿元,领先幅度拉大,以净利润来衡量,中信证券今年1-10月净利润超过后面三家同期之和。
有趣的是,就券商最基本的经纪业务而言,从年初至今,股票、基金成交总规模的冠军是华泰证券,中信仅排第三,且同比去年排名下降1位;但在主要面向中高净值客户和机构客户的业务中,中信证券表现出色,2017年迄今,中信证券的两融和股票质押业务规模均为第一,华泰证券则分列第3、4位。有中信券商人士向红刊财经记者点评称,中信证券自2015年底的人事动荡后,“东总(王东明)离任,原来中信建投一把手张佑君接任后,行业内确实有人质疑中信证券的前景,这次数据足以说明,中信证券已经从‘股灾’的余波中恢复过来。”
华泰证券表现也颇为亮眼。2016年1-10月,华泰证券的营收在54家统计对象总排名第7,同期净利润仅有40亿元。但今年,华泰证券已杀入行业前三,净利润达59.36亿元,同比增速达50%。所谓“重赏之下必有勇夫”,良好的利润离不开员工的努力工作和良好的激励制度,有媒体依据券商2017半年报统计,2016年华泰证券的员工薪酬在券商中排名第一,人均82万元,比行业大哥中信的人均薪酬高出22万元。
此外,由于10月A股整体向好,沪深300指数月度涨幅4.44%,券商自营盘通过处置股票浮盈以增厚利润。中信证券、华泰证券和东方证券之所以10月利润大增,据安信证券测算,自营盘浮盈贡献不小。
偏科IPO业务风险大,九州证券后续乏力
总体看,在Wind统计的48家券商中,10月仅有9家券商营收录得正增长,跌幅最多的3家券商是申万宏源子公司、摩根史丹利华鑫、华英证券,且均以投行业务为主打。
值得注意的是,证监会新一届发审委自10月17日亮相以来,坚持从严审核,10月共审核25家企业,仅18家IPO企业过会,7家企业被否,对当前的券商投行业务产生明显的冲击。华英、摩根史丹利华鑫证券的10月净利润甚至出现亏损。据安信证券研究员统计,10月IPO承销规模132亿元,IPO发行规模有明显回落,但10月再融资发行规模889亿元,环比出现回暖,对于业务条线全面的大型投行而言,IPO放缓的影响并不是很明显。
受伤的不止上述几家券商,还有前两年因大规模扩招而引起行业瞩目的九州证券。据Wind数据,九州证券今年上半年投行业务收入仅有0.71亿元,仅有去年同期收入的1/5,利润方面更是从盈利2.26亿元下滑至亏损2800万元,在IPO加速发行的背景下,九州证券却错过了这场投行盛宴。
自营业务方面,今年上半年九州证券收入2.43亿元,同比跌约1/3。此外,有媒体于今年4月报道,九州证券调整后的《投资银行委员会薪酬调整方案》显示,新版薪酬结构的货币收入构成有七部分,其中调整后的基本工资为“各员工当前月固定工资的60%”、绩效工资为“各员工当前月固定工资的40%”,并于4月起取消保代津贴,调整目的在于“鼓励大家勤奋劳动通过项目获取超额收入”、“奖优罚劣”。
此外,红刊财经记者注意到,九州证券在经纪业务方面表现也一般,以股票、基金交易额排名计算,今年以来,九州证券的交易额在97家统计券商中排名倒数第14位,两融余额在90家统计券商中却排名倒数第4位,可见九州证券的快速扩张获得的客户基本上以散户为主,机构和高净值客户并不多;另外,中小型券商由于自营盘股票池规模小、券源少等原因,在同大券商的竞争中,天然居于劣势,这或许也能部分解释中信证券为何两融规模居于行业第一了。
2017年仅余不到两个月的时间了,券商板块全年最终如何盖棺定论,答案即将揭晓!
部分券商今年1-10月、及10月财务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