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 > 经济新闻 > 正文

李亚鹏留下的“坑” 阳光100多久才能爬出(独家调查)

2017-11-06 08:50:58    中国经济网  参与评论()人

在易居研究总监严跃进看来,商业地产中至关重要的人气需要有“本土”概念。这个概念在于,支撑房地产市场的最终需求,应该是常住人口,这个需求是最根本的,而一些流动人口或者说旅游人口,往往在购房和入住方面是“不忠诚”的。所以这个时候虽然看似这些旅游景点人气很旺,消费需求也很高,但是往往经营成本也是很高的。同时,包括丽江等城市实际上交通区位并不是非常完美,周边也有竞争性城市(如大理)。而阳光100此前大获成功的柳州等城市,常住人口规模大,潜在的各类市场需求有支撑。

与此同时,李亚鹏时期招商上的后遗症开始凸显,雪山小镇销售人员反映当初为了吸引商家,项目地段最好的铂爵婚纱摄影是以免租形式进驻的。此外,第一排的样板示范区存在大量关系户,他们一度拒交租金,包括有几家明星入股的客栈。该销售人员坦言,租金收缴工作推进艰难。根据其提供的数据显示,阳光100接盘后,源源输血难造血,项目资金投入已经超过4亿元,以此形成对比的是销售额不过2000万元左右,租售面积仅占一期总实测面积的33.79%。

因为业绩难见起色,两年时间阳光100派驻的负责人已经更换三任。从陈志国、萧德迎到顾清贫,领导的频繁更换也导致项目定位一变再变,从最初的奢华文艺到主打爱情直至现在的市集小镇接地气。雪山小镇始终在变,却难寻突破与重生。

收购不是结束,而是将自己与其捆绑的开始。它好似一个无解的循环,继续输血还是斩断止损。继续输血,不知尽头在何方;斩断止损,则意味着推翻前期所有的判断与付出。

易小迪当下的处境和另一位地产商孙宏斌有些相似,他们都低估了收购项目的复杂性和困难程度,而高估了自身对于局势的把控、扭转之力。不同在于,融创主营业务的高歌猛进让其尚有力量与下陷的泥潭做博弈,而举步维艰的阳光100似乎越陷越深。

相关报道:

    关闭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