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左永刚
区域性股权市场(俗称“四板”市场)监管权归地方政府之后,区域性股权市场正成为地方政府培育IPO标的和提高辖内资产证券化水平的起步平台。
“今年‘11号文’下发之后,地方政府将区域市场视为政策落地平台,在辖内受重视程度迅速提升,逐渐成为提高资产证券化水平的起步平台。” 近日,一位区域市场从业者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如是判断。
该业内人士提到的“11号文”是今年1月份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规范发展区域性股权市场的通知》。“11号文”明确,区域市场是主要服务于所在省级行政区域内中小微企业的私募股权市场,是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地方政府扶持中小微企业政策措施的综合运用平台。同时明确,区域市场由省级政府按规定实施监管,并承担相应风险处置责任。而证监会加强对省级政府开展区域市场监管工作的指导、协调和监督。
地方谋划为培育IPO标的平台
“金融权是中央政府的权利,区域性股权交易市场是中央政府把金融权利下放给省级政府为数不多的权利之一,这个权利要高于之前典当行、小贷公司等下放给省级政府的金融权。”上述业内人士称。
在“11号文”下发之后,证监会制定实施了《区域性股权市场监督管理试行办法》。自“11号文”印发以来,各省市(区)、计划单列市都将区域市场作为辖内资本市场的基石来打造,区域市场正在成为辖内企业规范改制、股权融资、上市培育、并购重组和国企混改的基础平台。
近年来,大力发展直接融资已经成为共识,通过区域性市场发展直接融资成为趋势。齐鲁股权交易中心首席研究员高鹏飞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在目前的宏观环境和金融环境下,各省都在抢占新一轮金融创新发展的先机,谁行动早、出手快,谁就先收益、抢得主动权。
《证券日报》记者了解到,江苏、浙江两个金融大省都在加快向金融强省迈进,突破点都不约而同的放在资本市场上面。
今年9月份,江苏举行全省金融工作会议,明确推动“个转企、小升规、规改股、股挂牌、牌上市”,对发展区域市场做了重点部署,加快培育上市后备企业,促进创新驱动发展、新旧动能转换、双创支撑就业等战略。10月份,浙江发布“凤凰计划”,要求各级政府要充分发挥区域市场作用,共同推进企业股改和上市工作,形成以区域股权 市场、创投基金为核心的市场化上市服务平台体系。
另外,山东、湖北、江西、湖南、安徽、河北、河南、内蒙古等也都制定了有力的扶持政策,致力于发展区域市场。“地方政府通过潜心打造区域市场平台,将提高辖区内资产证券化水平,实现培育早期IPO资源。”高鹏飞称。
区域市场期待金融要素下移
除了政策支持,区域市场自身也在变革体制、机制,做大规模、做强功能,更好服务中小微企业发展,更快推动实体经济发展。北京、浙江、深圳等省市都对各自的区域市场增资扩股并实施集团化,通过建立自身金融生态的方式加快辖内区域市场发展。
未了更好利用区域市场这一平台,高鹏飞提出建议参照深沪市场相关政策,在区域市场的股权质押业务得到工商部门支持。他表示,2015年6月份国务院提出要“推动建立工商登记部门与区域性股权市场的股权登记对接机制,支持股权质押融资”,如果这一条能够推动的话,将有效推动中小微企业通过股权这一标的物进行质押融资,能有效解决目前担保链、担保圈的问题。
高鹏飞同时提出,在多层次资本市场之间还应建立行之有效的互联互通机制。只有通过市场化的手段调节,才能更好促进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健康发展。
“企业需要先在区域市场挂牌一段时间,再转入到新三板,在新三板挂牌一段时间后,再转入到深沪市场。”高鹏飞表示,只有进一步明确这样的体制机制,才能使多层次资本市场三个层次之间更顺畅的实现“转板”和“退市”。才能使原本围绕着“IPO”的各类金融要素下移,才能更好推动新三板和区域股权市场的发展,才能更好推动实体经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