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 > 经济新闻 > 正文

券商今年发债融资5717亿元

2017-10-27 07:20:59    中国经济网  参与评论()人

2017年以来,在传统的经纪业务收入普遍下滑、增发配股等融资手段受到限制的情况下,券商纷纷加足马力发债融资补充资本金,其中通过证券公司债券、短期融资债券的发债规模合计达到了5717亿元。除此之外,不少上市券商还把目光投向了可转债。

密集发债“补血”

10月26日,招商证券发布公告称,将面向合格投资者公开发行2017年公司债券(第三期)。此次债券基础发行规模10亿元,可超额配售不超过19.40亿元(含19.40亿元),发行期限3年,利率询价区间4.00%-5.00%。公告同时称,发行人和主承销商将于10月27日向网下合格投资者利率询价,并根据询价结果确定本期债券最终票面利率,结果于10月30日在上海证券交易所网站公告。

在此之前,招商证券今年已经发行了四期永续次级债、十一期短期公司债以及两期面向合格投资者公开发行的公司债,合计发行面额达到480.50亿元。发行期限则从三个月到五年不等,发行票面利率在3.98%-5.65%。

而开启发债模式的不只有招商证券一家。华泰证券10月20日发布公告称,公司非公开发行2017年公司债券(第四期)已经完成,最终发行规模为人民币50亿元,发行利率为 4.98%。南京证券10月19日公告称,公司面向合格投资者公开发行不超过人民币36亿元公司债券,已获证监会核准。本次债券采用分期发行的方式。10月18日,国泰君安亦公告称已完成第二期公司债发行,规模达37亿元。值得注意的是,今年7月,国泰君安还发行了首单券商可转债。

实际上,整个券商行业发债都较为凶猛。Wind统计数据显示,2017年以来,券商累计发行证券公司债221只,发行额为5456.50亿元;发行证券公司短期融资券13只,发行额为260亿元。而仅这两项,就融资5716.50亿元。

券商发债缘何如此凶猛?北京一家大型券商业内人士对记者分析:“一方面,2016年以来,在互联网和佣金战的冲击下,证券公司经纪业务收入出现普遍性下滑,大家都希望在维持现有经纪业务规模的同时大力升级传统业务,发展包括两融、股权质押等资本中介型业务,而这些新业务需要消耗大量资金。另一方面,今年7月,证监会发布了修订后的《证券公司分类监管规定》,此次新规凸显全方位从严监管趋势,促进证券行业优化合规风控水平,给予业务量提升、市场竞争力及综合实力强的公司适当加分。因此,各大券商资金需求也愈发强烈。”

7上市券商拟发可转债201亿元

今年2月17日,中国证监会发布了修订后的《上市公司非公开发行股票实施细则》,同时发布了《发行监管问答—关于引导规范上市公司融资行为的监管要求》。上市券商的定增再融资也不可避免地受到影响。

3月14日,国金证券定增方案获证监会批复。这是再融资新规实行后首家定增获批的券商,不过,定增规模由原来的150亿元缩水至48亿元,发行底价则变为14.3元/股。今年7月11日,国金证券公告称,取得上述批复后,公司一直努力推进发行事宜,但由于资本市场的变化,公司未能在中国证监会核准批复文件规定的6个月有效期内(即2017年7月10日前)完成本次非公开发行股票事宜,因此,中国证监会关于公司本次非公开发行股票的批复到期自动失效。

5月16日,东方证券公布了非公开发行A股股票预案(第二次修订稿),计划发行数量不超过8亿股,预计募集资金总额不超过120亿元。扣除发行费用后将全部用于增加公司资本金,补充公司营运资金,以扩大业务规模,提升公司的市场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Wind统计数据显示,今年以来,按照申万行业分类,先后有包括华泰证券、申万宏源、越秀金控、东方证券和国元证券发布了定向增预案,但迄今为止,还没有一起成功实施定向增发。

在这种情况下,不少证券公司把目光投向了可转债。以国金证券为例,今年8月30日,国金证券发布了公开发行可转债预案,按照预案,该公司拟在上交所发行可转债总规模不超过人民币68亿元(含68亿元),期限为自发行之日起六年,用于补充公司资本金,以扩大业务规模,优化业务结构,增强公司抗风险能力,提高公司的综合竞争力。其中,拟使用不超过30亿元用于资本中介业务,拟使用不超过10亿元用于证券经纪业务,拟使用不超过10亿元用于自营业务,拟使用不超过5亿元用于私募基金投资业务,拟使用不超过3亿元用于新三板做市业务,拟使用不超过3亿元增加对香港子公司的投资,拟使用不超过3亿元增加对香港子公司的投资,拟使用不超过2亿元用于其他营运资金安排。

无独有偶,长江证券也在此前宣布,拟发行总额不超过50亿元的可转债,期限为6年。中原证券则宣布,为进一步充实资本金,提升本公司综合竞争实力,增强持续发展能力,拟发行A股可转债并上市,计划发行规模不超过27亿元。

Wind统计数据显示,2017年以来,上市券商中,共计有包括国泰君安、华安证券、国金证券、长江证券、中原证券、太平洋和第一创业7家券商公布了可转债预案,累计发行规模达到了201亿元,其中,长江证券50亿元规模的可转债已经获得了证监会的批准。

三季报业绩可期

9月财报数据中,30家上市券商9月营业收入(未经审计)总计176.05亿元,实现净利润(未经审计)73.72亿元。

其中,中信证券营收金额18.97亿元,净利润8.7亿元,环比增长45.13%和47.64%,成为当月营业收入净利润双料冠军。营业收入数据中超过10亿元的券商共有4家,除中信证券外,还有国泰君安、申万宏源和广发证券;净利润超过5亿元的券商除了中信证券外还有国泰君安和申万宏源。

与8月相比,绝大部分券商9月份的财报数据都出现环比增长,业绩迎来全线回暖。30家券商中,共有22家券商实现营收净利环比双增长,占比73.33%。

而随着前9月单月业绩全部亮相,上市券商今年三季报已初见端倪。

10月24日,上市券商首份三季报亮相。山西证券披露的三季报显示,公司1月至9月实现净利润3.79亿元,同比增长17%。未来一周,将是各大券商三季报密集发布期。

多位业内人士预计,在指数持续向好、两融快速扩容和债券市场回暖之下,上市券商业绩迎来显著改善,预计行业三季报业绩有望优于中报。

根据Wind统计结果,前9个月中,营业收入前三强为中信证券、国泰君安、华泰证券,分别为129.26亿元、122.19亿元和99.43亿元;净利润排名前三的券商为国泰君安、华泰证券和中信证券,分别为56.30亿元、55.64亿元和54.44亿元。从累计数据可以看出,净利润前三强的数据非常接近,而谁将成为三季报最赚钱券商或仍有悬念。

由目前的月度数据累加值可以看出,上市券商整体回暖,较中报期降幅收窄,边际改善明显,市场普遍看好上市券商的三季报表现。

招商证券分析认为,当前券商向好的所有逻辑正面,同时考虑券商股过往历史上四季度均有上佳表现,推荐估值偏低、业绩支撑强的标的。

相关报道: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