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 > 经济新闻 > 正文

标的公司疯狂赊销做营收,凯恩股份高溢价并购为哪般?

2017-10-26 16:30:55    中国经济网  参与评论()人

  由表2所示,卓能股份2015年和2016年应收账款的增幅分别高达289.36%和66.12%,增速远超同期营业收入80%和19.88%的增幅,就连2017年上半年的应收账款也相比期初大增了71.71%,金额高达5.22亿元,占当期营业收入近八成。这组数据显示,在近两年中,卓能股份为使得营收更加好看,在销售过程中一定是采取了大肆赊销方式的,这种做法在表面上虽然使得企业经营数据变得更加好看,但增收不增利的事实却是不可避免的,其2016年和2017年上半年业绩分别下滑了14.64%和6.49%。更为重要的是,大量赊销所带来的坏账风险却并未被企业重视,而其一旦被凯恩股份完成并购,累积的坏账风险将会转嫁给上市公司,从而给上市公司和股民埋下一颗不知何时起爆的“地雷”。

  对于应收账款的大幅增加带来的坏账风险,如果是一家负责任的公司,应当对此类风险会予以控制,相应增加应收账款的坏账准备计提比例来对冲风险。不过从卓能股份披露的数据看(见表3),其在应收账款今年上半年大幅增加71.71%的背景下,其1年内的应收账款计提比例仍仅为3%,而作为同行业上市公司的杉杉股份、天齐锂业1年以内(含1年)应收账款计提比例则均按照5%进行计提的。另一家同行业上市公司中信国安对于1年以内(含1年)的应收账款则更是按照5.5%的比例进行计提。对于应收账款激增且金额巨大的卓能股份而言,其对1年以内(含1年)的应收账款计提3%坏账准备的做法显然是偏低的,而这种激进的计提方式也显然是不利于企业长期经营的。

  当然,企业采用较低的比例计提应收账款坏账准备的做法,其目的还是为了增加企业当期的利润,让企业的业绩看起来更加“养眼”,只是如此粉饰业绩,很可能会让企业自食应收账款风险爆发的“苦果”。虽然对于即将被并购的卓能股份来说,可以将风险转嫁给上市公司,但这对广大上市公司投资者来说显然是不公平的。《红周刊》记者简单核算后发现,卓能股份1年以内(含1年)的应收账款按照现行3%的比例计提,要比按照同行业上市公司大多采用的5%比例计提增加不少利润,仅在2015年、2016年和2017年上半年共计两年半的时间内,就为自身增加利润近2000万元。

  总之,凯恩股份虽然因业绩下滑而有了多元化发展的需求,但无论如何也不能无视风险而“病急乱投医”,就目前而言,高溢价并购卓能股份这样问题多多的企业,很显然并不能称之为一步好棋。

相关报道: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