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裴寨新村(资料图)
巍巍南太行,一座“明星村”。它就是河南省辉县市张村乡的全国美丽乡村——裴寨。
说裴寨,就得提村党总支书记裴春亮:命途多舛不屈服,勤劳致富志气高;报恩自掏腰包3000万,修成别墅赠乡亲;带领全村合力“与水斗”,一举改写“望天收”历史……
“不敢躺在功劳簿上睡大觉。”说起近年变化,裴春亮语气决绝。
近五年,裴寨村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新修起水库,村民种花养鱼搞旅游,殷富;注册“裴寨村”特产商标,小米红薯变高端商品,畅销;发展跨境电商,村里实现“买全球卖全球”,时髦…
不仅在裴寨,裴春亮还心系邻村,“一个村富不算富,把周围村都带富才算富”。建宝泉景区发展旅游,招收当地村民到自己企业上班,配合当地扶贫搬迁工程,出资8000万元建设现代化居民楼……越来越多的乡亲走上了致富路。
守着一颗共产党员红心永不褪色,肩负党员责任扶贫创富润泽一方。裴春亮,和他的裴寨,正炊烟袅袅,满怀乡愁!
那村,风生水起绿起来……
绿树村边合。树,是杨树、柳树、法国梧桐,及苹果树、梨树……风吹叶动,瓜果飘香。
绿水绕老村。水,是汪汪的深水井,是涣涣的田心池,以及耗资6300万新修的泱泱蓄水库……百年干涸,一朝水润。
绿意满心头。意,在老裴寨村595口村民,新建裴寨社区10000多名居民,以及水井、水库辐射的周边近3万多乡亲心头……亲水爱水,心满意足。
绿,来之不易。不易,在于太行山区极端的气象、地理限制,还在于历史穷村没有能力解决缺水的百年尴尬。
绿,来又很易。易,则是村里培养出了一个裴春亮,请回来一个领头人,在他的引领下,裴寨村引来了绿水财富,旱地变水乡,僻壤变中心。
“吃饭捂着碗,出门蒙着脸,一年吃块预制板……赵窑和漫(裴寨附近两个村),年年干旱,除了挑水,啥也不干,遇见下雨,石板乱占(村民抢占有积水的石坑)……”
裴寨村上岁数的都能一段段地背顺口溜,老村长裴泉海说:“裴寨村、张村乡干旱少雨、土薄石厚,这些段子是无奈,是自嘲,也是渴望。”因为缺水,裴寨村的辈分,清、龙、泉、雨、海……辈辈“与水相关”!
原名裴清平的裴春亮回村,开辟了水源,改写了“望天收”的历史。从530米的深水井,5000立方米蓄水池,再到2013年建成的80万立方米拦洪蓄水水库,水带来了绿,更为发展高效农业和特色旅游奠定了基础。
“一年四五十万吧!”说起温室大棚的花卉,村民乔尚起满脸骄傲。“还有村里的退伍兵裴海顺,裴春亮书记资助他种大棚黄瓜、西红柿,一年收入20来万!”村委副书记裴龙翔介绍。
引来水,就是引来财!花卉温室、农家乐、商业街,一步一个脚印,村里发展步履轻快。
“决不能让村民住着新房子,过着穷日子。”裴春亮积极搭建“宜工则工、宜农则农、宜商则商”增收致富平台。投资15亿元创建春江集团有限公司解决社区近百居民就业难题,吸收周边农村劳动力实现“家门口就业”。集团参股的珠江村镇银行,为村民及时提供了500万元的免息贷款,温室大棚发展到1500亩,高效农业、乡村旅游并头发展。
回眸五年,裴寨村的发展绿意盎然。一幢幢居民别墅,一汪汪清澈池水,一排排日光温室,一座座商业楼房,一处处富民产业,“人人有活干、家家有钱赚、户户是股东”,裴寨村编织的绿色致富梦正一天天实现。
“富了口袋,还要富脑袋!”裴春亮说干就干。通过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制定村规民约,党员带头做表率。红白喜事严格按标准,攀比之风再不返;“文化石、道德墙”,还要斥资60万建文化长廊、习书堂,“我们要常怀感恩之心。”裴春亮解释,雷锋事迹、新乡英模事迹、裴寨村变化对比等,宣传上墙,榜样入心……更文明的裴寨新村,绿油油在生长。
鲜切花种植(资料图)
那人,不忘初心干起来……
裴寨村广场,一绺玉米棒子胡须随风乱飘,正和客人说话的裴春亮一个箭步冲过去捡起来扔进垃圾桶,村委班子和附近村民也赶紧站起来,四下看还有没有其他垃圾。裴春亮对记者笑着说,“你肯主动干,大家就会跟着干……”
“国家之利知无不为,乡亲之事知无不办”“一勤天下无难事”“不能光做有钱人,关键要做值钱人”……裴寨所有人都知道,裴春亮是个较真的人,墙上的标语肯定要“说了算、定了干,再大困难也不变”。
永怀“感恩”之心地勇干、肯干、巧干,正是裴寨村快速平稳发展的“法宝”。
少年时,裴春亮家庭曾悲苦不堪——两个哥哥不幸身亡,大哥不到40岁患上脑中风,16岁时父亲去世……好端端家庭支离破碎,裴春亮年少时只能带着侄儿侄女吃百家饭、穿百家衣艰难度日。父亲去世,家里下葬的钱凑不齐,老支书带上两名党员刨了集体的两棵桐树做棺材,党员干部这个五毛、那个一块兑钱买寿衣,乡亲们这家一升米,那家一把柴,帮着裴春亮安葬了父亲。
依靠党的富民政策,裴春亮率先走上了致富道路,他时刻没有忘记乡亲们的恩情,一句话在心里越来越清晰,“人活着的价值就是让别人更幸福。”
感恩是初心,初心永不忘。
“人得知恩图报。”1999年至今,裴春亮扶贫济困、捐资助学、兴医办校、抗灾救灾、建设新村、兴修水利、精准扶贫等方面的慈善捐款,高达1.83亿元。
授之鱼不如授之渔。裴春亮更知道,报答恩情最好的方法就是“带领村民富起来”。
除了自掏腰包3000万元为全村群众建设裴寨新村,裴春亮勇担裴寨社区党总支书记重任。目前,社区11个村实现整村搬迁,入住11800口人,更多山区群众圆了新房梦。
为让裴寨人实现家门口就业,裴春亮多方筹资10亿多元,成立了以水泥为主导产业的春江集团有限公司,春江集团员工3100名,安置500多名社区居民在企业上班,并带动了周边第三产业的蓬勃发展。他还改扩建1.5公里长的商业一条街,建起了900多间新颖美观的商业楼房,带动就业500多人。
那乡愁,浓妆淡抹总相宜……
吃过饭,64岁的村老会计裴泉进总爱去老村转转,两棵老槐树,一口老水井。“年轻人爱去水库边转,那是他们以后的乡愁,俺老人们的魂,在这儿……”
生活富了,村里绿了,如何留住乡愁?老人们的乡愁,裴春亮和村里,赶紧用水泥围栏保护起来,用照片、故事、谚语记录下来;对年轻人的乡愁,裴寨村不停努力,不断创造新的形式,赋予新的含义。
为让安居工程成为永远的乐业工程,“让绿树青山和金山银山共生共存”,2015年以来,春江水泥更在市场不景气的背景下,投资近2亿元进行环保项目升级改造,主要污染物排放量只有国家标准的一半。
更深层的乡愁在村里“跨境电商”事业中。紧跟河南省委步伐,裴春亮带领村里把石碾小米、草鸡蛋、山木耳、手工粗布用品等辉县地道土特产,注册了“裴寨村”牌商标,把产品搬上了网络。
裴寨村跨境电商项目力推的第一个产品就是张村乡的纯手工红薯粉条。裴春亮亲自策划举办了“太行首届红薯粉条文化节”。开幕式当天,线上线下销售粉条15万斤,乡亲们一片欢呼。“截至目前,订单攀升至100多万斤,广大农户种植红薯的积极性空前高涨。”工作人员郭文超说。
为让乡愁产品卖得更好,裴春亮积极组织营销团队走进田间地头,开展产品源头监管;走进农家,联合河南科技学院对农户进行技术指导,确保所有上架产品“优质、绿色、放心”;同时,围绕创新做文章,党员干部带头尝试种植白色桑椹、红叶冬桃、晚秋黄梨等新奇品种,试种成功后大力推广。
带着乡愁的致富增收平台越来越多,全村人干事创业的激情也越来越高。致富女标兵裴晓芬和丈夫投资200多万元,在裴寨村西的荒坡上搞了一个肉羊养殖场。凭着虚心好学、吃苦耐劳,生意红红火火。“家乡越来越让人爱,就会有越来越有乡愁的味儿……”64岁的村会计李国德说。
乡愁,不能局限于一个村,一个社区,而是更多地域,更多乡亲。
辉县市属于河南扶贫攻坚重点的“三山一滩”地区,作为全国人大代表,裴春亮积极开发太行山文化旅游助力精准扶贫。筹资5亿元在南太行开发建设河南宝泉旅游度假区,经过三年建设,旅游度假区年接待量突破120万游客,成为国家4A级景区。
景区内从业人员90%来自周边农村家庭。景区周边的西沈庄、东沈庄、周庄等村的近百个家庭开展旅游服务,在家门口经营超市、饭庄、农家宾馆、各类小吃摊点和生态果园,带动村民直接就业1000余人,间接就业农民数千人。圪针庄村95%的农户从事旅游服务,经营收入占全村总收入的80%以上。与两年前沉寂贫困相比,如今在宝泉旅游度假区的带动下,这片土地宛如闹市。
“未来这段时间,我仍将不忘初心,继续前行,把‘乡亲不富誓不休’作为奋斗目标,听党话、跟党走、同创业、共致富,以优异的成绩迎接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裴春亮信心满满地说。(程明辉、时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