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此次减持,片仔癀相关人士表示,不是不看好太尔科技,目前减持只是公司对外投资的一个策略。如果未来太尔科技各方面的业绩达到我们的预期,也不排除增持的可能。
片仔癀公司称,是为控制风险并实现公司资产的保值增值,并表示,截至目前,太尔科技骨传导系列产品的研发已取得实质性进展并已获得60项专利,其研发的带助听功能的骨传导产品正处于二类医疗器械证申报中,产品的性能及使用体验表现良好。 在上述部分股权转让实现预期收益后,公司未来将继续参与太尔科技在骨传导穿戴设备领域的研究与发展。
但即便如此,在片仔癀宣布减持次日,太尔科技还是暴跌25.3%。
陈文博认为,公司业绩回暖却遭遇股价下跌,一方面是因为公司业绩浮动比较大,公司前期亏损严重,投资人对其业绩信心不足。另一方面,今年新三板整体交易清冷,在双重打击下造成了股价跌破定增发行价。
转型骨传导信心满满,连亏两年仍执意IPO
根据《2017年版全球及中国骨传导耳机行业深度调研及市场前景分析报告》指出,随着可穿戴设备的拓展以及相关应用技术的进步,骨传导领域的发展空间非常广阔。如果骨传导技术在智能终端中拥有1%的渗透率,其市场空间就可达到100亿元。
资料显示,骨传导是通过将声音转化为不同频率的机械振动,再由人的颅骨或者硬物传递声波到听觉中枢,即声音通过骨头传播,不需要耳膜的振动。骨传导技术适用于弱听、听力障碍群体,如耳膜受损但听觉神经未受损的听力残障人士通过骨传导助听技术即可听到声音,还适用于特殊装备领域,如应用于坦克、直升机等高噪音环境的通讯,以及高端电子消费领域。
而目前市场上专门用于助听的国际品牌助听产品要么价格高昂,难入寻常百姓家;要么鱼龙混杂,用户体验不佳。太尔科技产品销售人员称,太尔科技目前正是看准这部分未被满足的消费需求,重点推出智能助听产品。
对于未来,太尔科技董事长罗令充满信心。罗令认为未来的可穿戴设备行业将是开放的,目前多数可穿戴设备都需要连接智能手机才能使用,具有很大的局限性,拥有大数据分析指导功能的智能可穿戴产品将具备更大的想象空间。未来,太尔科技会重点加强“骨传导”技术的研发,不断优化产品设计和功能体验,以具有竞争力的智能化硬件产品便捷消费生活,为消费者提供更多智能健康产品,推动行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