亿元罚单超上半年净利润
据悉,“西北氯碱联合体”由行业内多家公司于2015年年初自发组织形成,因氯碱企业多数分布在西北部,早期参会企业也集中在内蒙、宁夏、新疆、陕西等西北地区,会议也由此得名。后来,山西、山东、河南甚至四川等地区的部分PVC企业也参与进来。
有业内人士表示,从长远来说,价格垄断对PVC生产的产业链是有损害的。如果生产经营违背市场规律,最后一定要吃亏的。
长江商报记者调查发现,18家被罚企业中,除了上述三家上市公司,还包括英力特、君正集团、鄂尔多斯和亿利洁能。
然而,记者进一步梳理发现,其他6家企业已先后发布“忏悔”公告,只有湖北宜化“稳如泰山”。
按照发改委的处罚标准,作为“秘书长单位”并在案件中起主导作用,湖北宜化理应按照2016年度相关市场销售额2%的额度接受罚款。
数据显示,湖北宜化2016年聚氯乙烯的营业收入为49.11亿元,占营收比重为32.35%,是仅有的两个营收增长的产品之一。
按2%比例,湖北宜化面临的罚金高达0.98亿元。
数据显示,2016年,湖北宜化实现营业收入151.82亿元,同比下降17.21%,营业利润-14.26亿元,同比下降41692.61%,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2.49亿元,同比下降3629.91%。
对于业绩大幅下滑,湖北宜化称,因为受到国内外经济大环境影响,化肥产品价格大幅下跌,PVC前三季度价格持续低迷,导致公司经营业绩大幅下降至亏损。
然而,业绩神奇逆转的一幕在2017年出现了。2017年上半年,湖北宜化营业收入62.95亿元,比上年同期下降23.71%。受益于聚氯乙烯、烧碱价格上涨,上半年公司实现归属于股东的净利润0.83亿元,同比增长413.43%。
显而易见,一旦湖北宜化领罚,半年的“努力”将付之东流。
◎链接
“氮肥第一股”实控人或变更
有“中国氮肥第一股”之称的湖北宜化,正迎来上市后的凛冽寒冬。
8月初,湖北宜化子公司新疆宜化化工有限公司(简称“新疆宜化”)因“7·26”燃爆事故等被国家安监总局纳入“黑名单”后,8月22日的公告又直指其实控人可能发生变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