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之处是,一方面‘平安扶贫贷’通过‘保证保险+全额贴息’等手段实现扶贫资金的‘免息免担保’,降低运作成本,撬动扶贫资金顺畅运行;另一方面通过风控机制和政府监督相结合,实现农户‘见货不见钱’的贷后闭环管理,直接将扶贫资金用于贫困户的生产资料购买等,落实保险扶贫‘造血’功能。”阳中义说。
据了解,该模式已于近期在台江县聚焦食用菌产业先行落地,将惠及台江县建档立卡的贫困农户。未来还将向新疆、陕西、河南、湖南、湖北等地推广,预期将在一年内带动5万至10万名建档立卡贫困户脱贫。
“平安四宝”丰收 扶贫模式结“果”
日前,马明哲收到一份特殊的中秋礼物,来自平安集团扶贫村的特色农产品“平安四宝”以及两位扶贫“村官”的来信。
据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了解,在2016年扶贫工作考核中,平安扶持的两个村成绩在广东全省一千多个贫困村中名列前茅,其中一个村获得第一名。红薯、茶叶、柚子和黑豆,也被当地村民亲切的誉为“平安四宝”。
“平安四宝”丰收的背后,离不开平安驻村扶贫干部的汗水浇灌和平安特色扶贫模式的创新实践。据了解,自2016年以来,中国平安及旗下全国各地机构共接受精准扶贫任务近300项,投入资金超过3000万元。借助不断完善服务网络、优化保险产品、加大险资投资力度、深耕智力扶贫等举措,走出一条具有平安特色的扶贫济困之路。
在农村扶贫上,中国平安积极探索公司干部员工进驻农村当“村官”的道路,带领村民发展农村经济。2016年,平安干部员工带领扶贫工作组进驻广东河源紫金县龙窝镇,利用资金和技术,帮助村民种植红薯、茶叶、柚子和黑豆,并借助集团综合金融优势帮村民开拓销售市场。
对此,盛瑞生在会上表示,将持续加大金融支持实体经济的力度,利用科技创新技术,整合现有渠道,提高服务实体经济的效率。同时,进一步扩大“精准扶贫”的成效,把更多的资金、技术、人才输送到贫困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