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是男性的意外伤害风险高于女性,在中青年(20-59岁)阶段,男性意外风险是女性的2.38倍。
三是0-19岁青少年儿童的首位意外风险是意外溺水或水灾,说明青少年溺水风险需要重点关注;在20-49岁阶段,无生命机械力量是导致意外伤害的首要原因;对于50岁以上年龄段的人群,面临的最大的意外风险是跌倒坠落。
四是老年人的意外风险高于中青年,中青年的意外风险高于青少年。
五是因意外溺水或水灾致死致残的事故中,死亡占比超96%,溺水带来的危害后果非常严重。
六是保险业于2014年颁布实施的新残标10级伤残条目中,旧标准(7级34项)所没有的8到10级伤残,占比近80%,新残标大幅提升了保险消费者的保障水平。
七是青少年在暑假的意外风险较寒假及其它时间段高。
八是春节的意外伤害风险最低,“十一”长假较其它时间段高。
我国保险人群意外风险保障不足
中保协相关负责人表示,在保险业内进行意外伤害风险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一是为社会风险管理提供数据支持。服务全社会构建事前预防、事中管控、事后补偿的三位一体全流程风险管理体系,如报告揭示老年人首位意外事故原因是跌倒,在制定建筑和公共设施标准时应要求增加辅助装置的安装,有效降低事故发生概率。二是为减灾防损提供风险定位。报告中意外风险图谱部分所呈现的数据,可以提供基于不同人群、地区、时间等多维度的精准风险定位,为减灾防损提供坚实的数据支持。三是增强社会公众防范风险的意识。报告聚焦于不同人群、不同地区和不同时段的意外风险,能够提示社会公众和保险消费者对自身面临的意外风险的关注,并提升对保险保障的认识。四是促进保险产品创新。可以为保险业基于风险分布的差异化创新开发产品,为消费者提供更丰富、更全面的意外保障。
对于我国保险人群的意外风险保障情况,一方面,从保险消费者购买意外险的偏好来看,一是消费者购买的逾半数的意外险产品保险期限为1年期,保险期限在1个月以内的极短期意外险保单件数占比近35%;二是普通意外险以及交通意外险是消费者购买的主要险种类型,各占保单件数的三分之一;三是传统渠道(公司直销及传统中介渠道)是销售意外险的主力渠道,保单件数占比逾75%。 另一方面从保险消费者保障程度来看,一是性别年龄存在差异,少年、儿童以及老年人的保障较中青年不足;女性较男性保障不足;二是地区分布存在差异,保障程度与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基本相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