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 > 经济新闻 > 正文

央行调整两大政策 专家建议把握汇改窗口机遇

2017-09-16 10:26:41    央广网  参与评论()人

日前有市场传闻:央行近日调整了外汇风险准备金政策和对境外金融机构境内存放执行正常准备金率的政策,将外汇风险准备金征收比例降为零,并取消对境外金融机构境内存放准备金的穿透式管理。就此类传闻,《中国经营报》记者9月14日已向央行获得求证。

之所以两个政策出台调整,受访权威专家对记者表示,选择在现今时点调整是因为考虑到当前市场环境已发生较大变化,人民币现在面临升值压力,政策有必要进行调整。

“这两项政策都是在前两年人民币汇率出现波动、资本流动呈现一定顺周期性的背景下出台的宏观审慎管理措施,考虑到当前市场环境已发生较大变化,上述两项政策有必要进行调整。”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研究所孙国峰也如此表示。

有换汇需求企业可现在出手

记者注意到,外汇风险准备金是央行在2015年8月下发的《关于加强远期售汇宏观审慎管理的通知》提出的,文件中要求对金融机构的远期售汇业务收取20%的外汇风险准备金。金融自购在央行的外汇风险准备金冻结期为1年,利率暂定为0。

所谓远期结售汇是一种可以锁定未来汇率变动风险的汇率避险措施,是指企业与银行约定将来某一时刻或某一期间为企业办理结汇或售汇的币种、金额、汇率等交易要素,到期时双方按照协议约定办理结汇或售汇的业务。

联讯证券董事总经理、首席宏观研究员李奇霖表示,此前在2015年推出20%的外汇风险准备金,主要是因为外汇供不应求的失衡局面;但现在形势不同了,人民币在今年一直处于升值的趋势,外汇供需失衡逐渐修复,趋于平衡。

今年尤其是近几月以来,人民币出现连续升值的态势:美元兑人民币的即期汇率从5月底的6.90升至突破6.50,目前进入6.5时代。也就是说,在将近3个月的时间内单边升了4000多个基点。“人民币开始转为强势的升值预期,远期售汇签约缩减,远期结汇量开始上行,净结汇额在近两年内首次取得连续多月的正值。”李奇霖介绍说。

而在境外金融机构在境内存放准备金的政策上,2014年12月,央行发布银发〔2014〕387号文,规定将境外金融机构在境内金融机构存放纳入存款准备金交付范围,存款准备金率暂定为零。一年后,央行再发文,要求自2016年1月25日起,对境外金融机构在境内金融机构存放执行正常存款准备金率政策。如今,央行再次取消对境外金融机构境内存放准备金的穿透式管理。

“选择在现今时点调整是因为考虑到当前市场环境已发生较大变化,人民币现在面临升值压力,政策有必要进行调整。”对于这两项政策的调整,瑞穗证券亚洲公司董事总经理、首席经济学家沈建光对记者分析称,今年中国GDP增长有望达到6.8%,远超政府年初制定的目标;再加上美元仍处于弱势。

据他介绍,原本,实行外汇风险准备金征收和境外金融机构境内存放准备金的穿透式管理,是在人民币贬值压力下出台的“危机管理”式措施。由于固定汇率制的实质存在,导致人民币在美元不断升值的情况下面临较大贬值压力,2015年下半年开始,人民币成为全球汇率做空的主要对象,再加上中国经济也存在下行压力,令市场对增长缺乏信心,导致资金外流。在这样的背景下出台的调控措施更像是“危机管理”的过渡性政策。

官方也认为政策有调整的必要。孙国峰指出,当前,无论是学界还是业界都普遍认为人民币汇率已比较充分地反映了经济基本面,汇率总体处于合理均衡的水平。在人民币汇率水平趋于均衡的同时,市场预期趋于理性,跨境资本流动和外汇供求都更加平衡。

由此他表示,在市场环境已转向中性的情况下,有必要调整前期为抑制外汇市场顺周期波动而出台的逆周期宏观审慎管理措施,也相应回归中性,以强化外汇市场价格发现功能,提高市场流动性,更好地服务于实体经济,促进经济持续、协调、平稳发展。

受访专家认为,政策调整利好企业。“将外汇风险准备金率调整为0,本身就释放出央行稳定人民币汇率的信号,而其实际作用是有利于降低企业的远期购汇成本。”李奇霖说。

外汇风险准备金率降至零的消息传出,人民币出现大跌。随后的9月14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报6.5465,下调83基点,这是连续三个交易日下调,累计调贬468基点。

这是否意味着换汇窗口期已打开,有美元需求的企业可在当前换汇? 李奇霖向记者表示,“事实上,最佳的换汇窗口已经过去,现在人民币开始贬值一方面是因为受央行调整外汇风险准备金释放出的信号影响,另一方面是美元在特朗普税改政策取得较大进展后反弹所致。在过去升值预期有所逆转及美元短期反弹的作用下,外汇市场容易出现集中做空的羊群行为,短期内贬势还会持续,有换汇需求的可以现在出手。”

但他同时指出,从中长期来看,基本面与货币政策等因素决定了未来人民币仍会处于比较强的水平,但双向波动的特征更为明显,大幅贬值或大幅升值的可能性都不高。

下半年呈改革良机

多数受访专家认为,鉴于国内外经济形势的变化,下半年可能为我国完成“8·11汇改”的目标提供了有利的机会窗口 。

沈建光认为,在人民币现在面临升值压力的背景下,中国未来有可能逐步放松资本管制,同时有望回归到自由浮动的汇率机制。因此,中国现阶段应该把握“窗口机遇”,加速推进资本账户的开放。

因为在他看来,中国汇率政策的最终目的是实现人民币的国际化,在市场预期从大幅贬值转为大幅升值的情况下,应该将人民币转为由市场决定的自由浮动机制,实现原本的目的。

不过,在开放过程上,沈建光对记者指出,国家不会一步到位大幅放开资本管制,短期内会逐步推进。例如,通过窗口指导放宽对居民换汇、企业购汇的限制。甚至不需要出台具体政策,只需在换汇时拿捏尺度即可。

值得注意,他还预计,个人换汇或将放开,央行推进人民币国际化的初衷下,用合法收入在海外旅游、读书、进行海外资产配置是正常需求和大势所趋。

国家外汇管理局副局长陆磊也公开表示,对于接下来汇改的方向,打开的窗户不会再关上。

经过“8·11汇改”,未来汇率将会怎样?陆磊13日在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主办的“人民币与外汇市场论坛”上表示,人民币汇率会更具弹性,完善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的方向是不会改变的,将坚持优化“收盘汇率+一篮子货币汇率变化”的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形成机制。

据悉,所谓“收盘汇率+一篮子货币汇率变化”,是指做市商在进行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报价时,需要考虑“收盘汇率”和“一篮子货币汇率变化”两个组成部分。

下半年或是改革的有利时机。沈建光向记者指出,尽管现在市场对于人民币的前景较为乐观,但中国经济在“新周期”下会同时存在升值与贬值的双边压力,明年将有可能是去杠杆的“元年”,并会对中国经济产生下行压力。因此他建议,抓住下半年人民币稳定以及外部压力小的窗口期,加快推进汇改及资本账户开放,在人民币国际化轨道上加速前行。

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前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委员余永定近期撰文也建议,鉴于国内外经济形势的变化,2017年下半年又为中国继续“8·11汇改”未完成的改革提供了有利的机会窗口。

相关报道: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