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西安9月15日电 题:创新引领,在希望的田野上——“国字号”农业高新区杨凌示范区20年记
新华社记者 沈虹冰、陈晨
1994年,美国世界观察研究所所长莱斯特·布朗在《世界观察》杂志发表了题为《谁来养活中国?》的文章,引起巨大反响和争论。面对质疑,解决占全国荒漠化土地总面积95.64%的西北五省区农业发展问题,无疑具有重要意义。
1997年7月,党中央、国务院批准设立杨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成为全国第一个“国字号”农业高新区。这座“农业特区”,自此被赋予探索我国干旱半干旱地区现代农业发展的“国家使命”。
因农而生的小城杨凌,曾因体制不顺、定位不清、人才外流而陷入困顿,又由创新重获新生。
布朗的质疑已经成为历史,而杨凌示范区也迎来成立20周年,一个青春飞扬的年龄。
国家命题,答卷写在大地上
为了让苹果更香更甜,要在果树旁栽上油菜,这听上去是不是挺“玄乎”?
这件事,赵西宁研究了8年多。在延安宝塔区一处苹果园,他和同事将油菜花套种在果林里。经多年观察,“争水”并未发生,长出的苹果果型好、水分足,大受好评。
“‘油菜还田技术’把更多水分拦蓄在土壤中,节水且增加有机质。”这位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教授说,去年起该技术已在黄土高原推广1万多亩。
杨凌示范区党工委副书记郭建树说,依托6000多名科技人才,杨凌形成了包括品种培育、技术创新、工程应用等在内的旱区农业创新体系,培育出上百个新品种:高产、优质的冬小麦品种“西农979”,品质超过红富士的苹果品种“瑞阳”“瑞雪”……
有了旱区农业的新品种、新技术,谁来把他们送到田头?
一到地里,西农大副教授刘朝斌就把自己“变”成一棵核桃树。
“你看,三棵主枝这样分布,形成120度夹角,是不是无论太阳在哪里,都能透风透光?”他伸出双臂,比比划划。作为核桃专家,他每年在陕西陇县、宜君、黄龙的试验站驻站超百天,在“田间课堂”开讲90次以上,每年培训农民近万人。
目前,杨凌在18个省区建立示范推广基地301个。西农大超过300名科教人员常年深入一线,与1000多名基层技术人员共同开展农技创新与服务。刘朝斌便是其中一员。
“这支田间地头的科研队伍把论文写在大地上。近年来,西农大的新品种、新技术累计推广面积超过3亿亩,新增经济效益500多亿元。”西农大党委书记李兴旺说。
青春热情,扎根在泥土里
大学生当农业创客,在土壤里捞金?在农科城,这事不稀奇。
读书期间,西农大博士生姜义亮就下决心“不找工作”了。去年夏天,他与3位博士、博士后创办了锦华生态技术有限公司,4位“85后”高知“摇身一变”成了“土壤医生”。
“不少地方环境问题突出,对土壤修复和改良需求激增。我们都是学土壤专业的,这不正是‘用武之地’吗?”在刚满“周岁”的公司里,姜义亮对取回的“问题土壤”样品完成检测,即将开出“药方”。
年轻、高学历、一腔热情。在杨凌,像姜义亮这样的“农桑创客”并不少见。
“用LED补光、用二氧化碳施肥,能维持大棚中的良好环境,实现‘南果北种’。”在西农大创业园,刚刚硕士毕业的蔡仕彪聊起业务头头是道。
为使自己看上去更成熟,蔡仕彪时常正装在身,可因常在田间,脚上的老式皮鞋经常蒙着一层尘土。不久前,他的团队在宁夏中卫一处种植基地推广节水灌溉设施,让沙地里长出了葡萄树。
杨凌示范区创新创业园负责人崔汉涛说,杨凌80%的青年创客从事农业,聚集效应正在形成。已孵化出的240多家大学生创业企业中,近半数是由外地慕名而来的大学生创办的。
农业现代化,不止养活中国
中国农业企业同国外同行合作,甚至把园区建在海外。在杨凌,这样“洋范儿”十足的公司已愈发平常。
陕西乐达草业公司风风火火的女董事长邵革,每年近一半时间都在国外忙碌。在吉尔吉斯斯坦楚河州,公司建起一座现代农业示范园区,种植2万亩牧草。
“我们给老百姓提供种子,公司负责收购和销售。既为当地创造就业和税收,还可将牧草销往中国市场。”邵革说。
杨凌示范区国际合作局副局长马静说,近年来,杨凌先后同60多个国家和地区展开合作,启动建设了中美等8个国际农业合作园区。“在阿拉木图的中哈现代农业示范园区,中国育种专家研制的冬小麦5号品种适应了干旱半干旱气候,亩产比当地品种高出82.28%。”
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深入,杨凌的“朋友圈”不断扩大,“国际范儿”也越来越足。
哈萨克斯坦青年学者玛拉提刚刚飞抵中国,他难掩兴奋,在朋友圈晒出录取通知书。作为中国政府丝绸之路奖学金获得者,他即将在西农大食品科学专业开始为期3年的博士生活。新学年和他一同入学的还有64名来自“一带一路”沿线的留学生。
杨凌示范区党工委书记郭社荣说,站在新的起点上,杨凌将加快世界知名农业科技创新城市建设,为现代农业发展贡献更多“杨凌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