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 > 经济新闻 > 正文

压力下的进取 上市银行半年考

2017-09-15 15:36:47    中国经济网  参与评论()人

■本报记者 李林鸾 张缘成 阳爱姣

【农村金融时报】

今年以来,我国货币政策回归稳健中性,金融去杠杆、严监管、防风险力度加大,在此背景下上市银行实现了稳健发展,资产、存款、贷款规模稳步增长,信贷资产质量优良,拨备覆盖水平较高。

截至8月31日,A股银行板块股价今年的整体涨幅达到24.74%,工行股价更是创出新高,这源于银行的基本面有明显改善。

25家A股上市银行公布的2017年上半年报告显示:上市银行资产负债规模继续保持增长, 部分商业银行资产规模和同业负债业务收缩;存贷款规模快速增长,零售贷款增速较快;净利润小幅上升,非息收入占比有所下降;不良贷款余额继续上升,不良贷款率有所回落,信贷资产质量总体平稳; 资本充足率普遍下降,拨备覆盖率整体上升;支持实体经济力度加大,金融科技战略布局加快,深化业务转型升级。

在很多人看来,这是近几年相对较为靓丽的一次银行业业绩发布,在此背后是这一在我国金融体系中占据重要份额的群体应对新形势的转型和探索。

大行规模优势凸显

具体看,国有大行更好地应对了监管压力,资产、存款等规模指标较年初增速分别为5.29%、6.31%,超过股份制银行和农商行,仅低于城商行,规模优势凸显。但国有大行贷款平均增速相对缓慢,处于垫底;不良率也较低,仅略高于城商行,但风险预提水平较低,拨备覆盖率(165.05%)与贷款拨备率(2.52%)同样处于垫底。

从存款占资产比例看,6月末,国有大行存款占资产比例达74.39%,远远高于其它各类型银行。一位接近央行的人士分析指出,由于存款具有成本较低、来源稳定等特点,因此,在资产运用中存款占比越高,往往表明其资金获得能力越强。

截至2017年6月末,25家上市银行净利润达7849.90亿元,同比增长4.0%,实现平稳增长。

在当前的经济形势下,即使拥有庞大的资产规模,利润的增长也并不容易。从四大行的数据来看,截至2017年6月末,工农中建四大行资产总量分别是25.5万亿元、20.6万亿元、19.4万亿元、21.7万亿元。在净利润方面,工行为1537亿、同比增长2%,农行1087亿、同比增长3.4%,中行1105亿、同比增长3.02%,建行1390亿、同比增长3.81%。

股份制银行、城商行和农商行等净利润远低于国有四大行。总体看,国有大行平均资产净利率处于最高,创利能力总体最强。从净息差和净利差来看,国有大行也相对较优,均高于2%。中间业务收入占比方面,国有大行也具有一定的优势,仅低于股份行。

“国有大行净利润大部分来源于净息差及零售和非息业务的增长,还包括通过精细化管理、抓成本控制等,实现了一定的利润增长。”中国银行业协会秘书长黄润中分析。

此外,国有大行正持续完善的“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服务网络布局,以及对国家重大项目的支持,也成为大行交出漂亮中期业绩的主要原因之一。

截至2017年6月末,工行在“一带一路”沿线18个国家和地区拥有127家分支机构。同时,2017年上半年新承贷 “走出去”项目153亿美元,涉及全球电力、电信、基建、资源、航空、市政等多个领域;中行海外机构横跨全球六大洲51个国家和地区,拥有542家分支机构,覆盖20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交行境内行办理国际结算量达人民币23066.34亿元,国际贸易融资发生量达人民币528.92亿元。

2017年上半年,农行积极服务实体经济,持续推动对公业务转型。加大重大行销项目投放和储备,重大行销项目库入库项目达7951个,较上年末增加2140个;上半年实现贷款投放3448.53亿元,同比多投放2061.21亿元。践行绿色信贷理念,绿色信贷余额7294.41亿元,较上年末增长800.09亿元。积极拓展债券承销、并购贷款等高端投资银行业务,2017年上半年,承销发行债券121期,募集资金1497.83亿元。

农行行长赵欢表示,上半年,由于经营结构持续优化,业务平稳增长,使得农行利息净收入及其他非利息收入增加,加之拥有在同业中最高的净息差2.24%,让农行以良好的增长势头受到市场一致认可。

强监管见成效

稳健中性货币政策和强监管政策下,“缩表”成为了银行业上半年的关键词之一。

上半年25家上市银行整体资产规模增速放缓,其资产规模同比增长9.87%,低于2016年上半年的10.39%。近十年来,银行资产扩张速度出现罕见的下滑,其中,中信银行、民生银行和上海银行甚至出现“缩表”。

银行业资产规模增速趋缓的一大原因,源自“去杠杆”带来的同业业务收缩。受上半年监管层发布多个文件规范银行同业业务的影响,银行同业资产规模呈整体收缩态势,上市银行同业资产总和较2016年底减少8732亿元,收缩9.01%。相较于同业资产的变动,同业负债的收缩迹象更为明显,上市银行同业负债减少1.89万亿元,较去年底缩减9.11%。

其中,截至2017年上半年,中信银行、民生银行和上海银行的资产总额分别为5.77万亿元、5.65万亿元和1.71万亿元,分别较去年底减少2.18%、4.72%和2.50%。光大银行、浦发银行上半年资产规模增速也在1%以下,分别为0.34%、0.99%。这使得从资产规模增速这一指标看,股份制银行罕见地低于大行。

此前,股份制银行、城商行的资产扩张速度一直远高于大行。而通过对上市银行数据的统计分析,2017年上半年,五大行的资产增速平均在5%以上,股份制银行资产增速平均刚超过2%。

城商行、农商行资产扩张速度也明显下降。实际上,从全部上市银行看,除锦州银行、郑州银行和贵阳银行等城商行的上半年资产规模增速在两位数,其余银行资产增速均为个位数。其原因,很大一部分也在于同业业务的收缩。

“从数据看,国有大行更好地应对了监管压力,而中小银行受强监管影响相就大的多。”上述接近央行的人士表示。

该人士分析认为,不考虑同业存单,股份制银行、城商行同业负债占总负债的比例最高,农商行最低,国有大行略高于农商行。央行二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中提出,将于2018年将同业存单纳入同业负债考核,因此,将同业存单纳入广义同业负债进行考察,城商行、股份制银行、农商行广义同业负债占总负债的比例将大幅提高,而国有大行依旧保持最低。综合看,城商行、股份制银行对同业负债(广义同业负债)的依赖度均较高,农商行侧重于运用同业存单主动加强负债管理,中小银行更多谋求资产端的摆布,负债结构有一定的刚性,而国有大行对主动负债管理更加稳健。

“中小银行在规模快速扩张的道路上要时刻保持清醒。业绩报告中不断膨胀的资产负债规模并不必然代表着自身经营管理能力的同步提升,应在规模增长的同时保持适当的利润增长水平,以及时刻防范可能的市场系统性风险。”长沙银行战略办主任王礼认为,“作为一个区域性金融机构,保有一个数量相对庞大的基础客群和基础金融业务规模,才是稳健发展的核心。”

资产质量有喜有忧

经过几年的“刮骨疗伤”,多数银行资产质量开始转好。经记者梳理发现,上半年约三分之二的上市银行不良贷款率下降,其中包括农行、招行、常熟银行、无锡银行在内共四家银行更是实现了不良贷款和不良率“双降”。

根据半年报具体分析来看,上市银行不良贷款余额继续上升但增速下滑,不良贷款率及其增速均实现下降。

截至2017年6月末,25家上市银行整体不良贷款余额1.23万亿元,比2016年末增长3.9%。25家上市银行整体不良贷款率为1.64%,比2016年末下降了3.2%。其中,国有大行的相关数据下降最明显,除中行外,其他4家大行的不良贷款率均呈不同程度的下降;而股份制银行则反之,除兴业银行和招行外,其他6家上市银行均呈不同程度的上升。

同时,关注类贷款余额小幅下降,信贷资产质量总体平稳。截至2017年6月末,除江阴银行外,24家上市银行关注类贷款余额2.38万亿元,比2016年末小幅下降0.7%。其中,除常熟银行、吴江银行上升外,其他上市银行的关注类贷款迁徙率均比2016年末有所下降。“关注类贷款和关注类贷款迁徙率的下降,表明了关注类贷款迁为不良贷款的迹象有所放缓,信贷资产质量总体平稳。”上述接近央行的人士分析到。

对于资产质量备受关注的农商行,与此前《中国银行业发展报告(2017)》预测的“不良可能继续小幅上升”趋势相同,总体上看,5家上市农商行的资产质量属于“稳中有升”的态势。

其中,表现较好的无锡银行、常熟银行2017年上半年实现不良“双降”,资产质量显著好转。“这得益于无锡银行深耕本地市场,重点服务‘三农’和小微企业,主动调整资产结构,资产质量不断改善。”中泰证券分析师戴志锋表示,“常熟银行深耕聚焦‘三农两小’,农商行中零售金融业务突出,盈利能力领先,风控严格。上半年利润增长超8%,资产质量指标全部改善,拨备充足,风险抵御能力较强;可转债发行成功后补充资本,未来业绩高增长可期。”

值得注意的是,江阴银行不良贷款率为2.45%,在5家苏南上市农商行最高,且是唯一一家破“2”的银行,同时呈现连年走高的态势。半年报披露,江阴银行报告期内共计提资产减值损失4.06亿元,较去年同期增加0.4亿元,增长11.00%。不过,中信建投证券分析师杨荣认为,该行虽然资产质量方面不良率环比回升,但是关注类贷款占比环比下降,逾期贷款占比也在环比改善,说明资产质量改善迹象明显。

一位农商行人士向记者表示,从资产质量看,上市农商行总体上是趋好的发展态势,但也不同情况地存在一定的潜在风险。“如江阴银行的信贷不良资产过去几年趋于连续增长状态。加之江阴银行之前发生的票据事情,反映出风险管理存在一定缺陷。”

此外,该农商行人士认为,5家农商行由于受到资本金问题的影响,加大“补血”扩充资本金也应是防范合规风险范畴,如不及时补充资本金,经营问题将受到一定的制约。从5家农商行的整体情况分析,由于受地域、规模、资产质量等因素的不同,经营成果也存在着不同的差异,也将不同程度地迫使各家强化转型提高、调整经营策略。

不过,国泰君安银行业首席分析师则认为:“对于已上市的这几家农商行而言,因集中分布于苏南地区,而长三角一带是我国不良资产暴露最早的地区,目前形势已趋稳。因此我们不认为资产质量恶化是一个需要担忧的因素。”王剑认为,近几年全行业拨备覆盖率均在下降,而农商行的降速则低于全行业,而且拨贷比近年还在明显上升,这显示出农商行抵御风险的能力在逐步加强,但消化历史包袱的压力仍然存在。

但归根结底,商业银行加大风险管理,提升服务效能,增加资本供给,才能更好地向前发展。

寻找转型发展之“锚”

在各家上市银行中期业绩发布会上,给记者留下深刻印象之一的是工行董事长易会满的一席话。他说,2017年上半年,工行坚持把服务实体经济作为天职跟本份,进一步做优主业、做精专业,来更好地服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新要求,和经济的薄弱环节与重点领域。

随后,易会满详细介绍了工行普惠金融事业部设立情况和业务运行情况。他强调:“开展普惠金融服务特别是支持小微企业,这不但是政府与监管部门的要求,还是工行经营内在的要求。”在他看来,如果银行业不重视小微金融,今后的持续发展能力是有问题的。所以小微企业是工行一个战略性市场化的业务。

同样,建行董事会秘书陈彩虹也在中期业绩发布会上用大篇幅介绍了该行的小微金融业务。可以看出,大行们释放出一个信号,那就是以小微金融为代表的普惠金融正成长为大行业务的重要组成部分。

与此同时,服务于业务创新的金融科技也在成为银行实现战略转型、改变竞争格局的重要手段。如五大行分别与京东、百度、腾讯、阿里巴巴和蚂蚁金服、苏宁金融达成战略合作,利用金融科技公司的创新成果来推动银行业金融科技业态的研发与应用。

股份制银行之一的招商银行,更是明确将其自身定位于一家“金融科技银行”,对标金融科技企业。中报披露,2017年招商银行按照上一年度税前利润1%提取了专项资金设立金融科技创新项目基金,积极推动移动互联、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新兴技术的创新应用等,加快向“网络化、数据化、智能化”目标迈进。此外,兴业银行、平安银行的半年报都有显示,正运用金融科技大刀阔斧地转型改革。

零售业务也成为上市银行转型的“香饽饽”。整体来看,上市银行贷款增速明显高于资产增速,其中,个人消费贷款、信用卡透支和按揭贷款为代表的销售贷款增速较快,成为部分银行的经营“支柱”。

立足“三农”的农行,也正朝着为薄弱环节提供更好的金融服务而转型升级。农行行长赵欢在中期业绩发布会上表示:“大力推进互联网金融服务‘三农’是我行业务发展的一大亮点。截至6月末,我行上线电商平台商户总数已达16.8万个。下一阶段,我们将继续推进互联网金融服务“三农”一号工程,在互联网电商平台、融资平台、支付平台方面发力。”

而农商行在风险开始显现后,上述农商行人士表示,其转型升级除了继续走“群众路线”,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以外,也更加注重走合规经营之路。“提高合规经营理念,加强风险管理。无论转型、服务、经营,合规经营将是永恒的主题。”

针对与大银行相比对转型发展抱有更强实践冲动的中小银行而言,王礼表示,这些银行更应找准转型方向,保持战略定力。

因此,王礼建议,当前,中小银行正在全力推动向区域性银行、零售型银行转型,人力、科技、网点建设等成本势必要大幅增加,而受宏观经济下行影响,整体利润增速在不断下滑,这需要银行管理层能够将眼光放得更长远,不拘泥于一城一地的得失。同时,中小型银行在向区域性、零售型银行转型过程中,在加大网点建设力度、信息科技投入的同时,也不能一味求多、求新,不顾自身业务发展需要,过于冒进,造成经营成本短期内暴增。应保持成本收入比适度、平缓增长,并稳定在一个相对合理的区间。

相关报道: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