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份制银行、城商行和农商行等净利润远低于国有四大行。总体看,国有大行平均资产净利率处于最高,创利能力总体最强。从净息差和净利差来看,国有大行也相对较优,均高于2%。中间业务收入占比方面,国有大行也具有一定的优势,仅低于股份行。
“国有大行净利润大部分来源于净息差及零售和非息业务的增长,还包括通过精细化管理、抓成本控制等,实现了一定的利润增长。”中国银行业协会秘书长黄润中分析。
此外,国有大行正持续完善的“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服务网络布局,以及对国家重大项目的支持,也成为大行交出漂亮中期业绩的主要原因之一。
截至2017年6月末,工行在“一带一路”沿线18个国家和地区拥有127家分支机构。同时,2017年上半年新承贷 “走出去”项目153亿美元,涉及全球电力、电信、基建、资源、航空、市政等多个领域;中行海外机构横跨全球六大洲51个国家和地区,拥有542家分支机构,覆盖20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交行境内行办理国际结算量达人民币23066.34亿元,国际贸易融资发生量达人民币528.92亿元。
2017年上半年,农行积极服务实体经济,持续推动对公业务转型。加大重大行销项目投放和储备,重大行销项目库入库项目达7951个,较上年末增加2140个;上半年实现贷款投放3448.53亿元,同比多投放2061.21亿元。践行绿色信贷理念,绿色信贷余额7294.41亿元,较上年末增长800.09亿元。积极拓展债券承销、并购贷款等高端投资银行业务,2017年上半年,承销发行债券121期,募集资金1497.83亿元。
农行行长赵欢表示,上半年,由于经营结构持续优化,业务平稳增长,使得农行利息净收入及其他非利息收入增加,加之拥有在同业中最高的净息差2.24%,让农行以良好的增长势头受到市场一致认可。
强监管见成效
稳健中性货币政策和强监管政策下,“缩表”成为了银行业上半年的关键词之一。
上半年25家上市银行整体资产规模增速放缓,其资产规模同比增长9.87%,低于2016年上半年的10.39%。近十年来,银行资产扩张速度出现罕见的下滑,其中,中信银行、民生银行和上海银行甚至出现“缩表”。
银行业资产规模增速趋缓的一大原因,源自“去杠杆”带来的同业业务收缩。受上半年监管层发布多个文件规范银行同业业务的影响,银行同业资产规模呈整体收缩态势,上市银行同业资产总和较2016年底减少8732亿元,收缩9.01%。相较于同业资产的变动,同业负债的收缩迹象更为明显,上市银行同业负债减少1.89万亿元,较去年底缩减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