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 > 经济新闻 > 正文

科融环境副董事长“被辞职” 纷争来自“丰利系”内部?

2017-09-12 07:19:21    中国经济网  参与评论()人

每经记者 许自然 每经编辑 陈 旭

科融环境涉嫌信披违规一事正不断发酵。

9月11日,继公司监事会主席王豫刚和董事郑军先后发声之后,科融环境副董事长、财务负责人张永辉也发布声明。张永辉表示,自己属“被辞职”,即未签署过辞职报告,但却看到了科融环境发布的关于自己辞职的公告。

回溯事件经过,正是由于科融环境率先发布关于张永辉辞职的公告,而后才需聘任财务负责人,最终出现了9月11日那份备受争议的董事会决议。

王豫刚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公司副董事长、财务负责人张永辉已就此事向证监局投诉,“在调查结束和他本人授权之前,我无法向您提供更多材料。”

一个需要注意的信息是,据公开资料,王豫刚、郑军、张永辉等三人均属“丰利系”一派。另一方面,有意思的是,在此次董事会议案表决过程中,同有“丰利系”背景的两位成员,包括公司前任董事长毛凤丽以及郭接见却投出了同意票。至少从公开信息判断,毛郭二人的态度与上述三位大相径庭。

  科融环境副董事长“被辞职”

9月11日下午接近收盘时分,王豫刚发布第三份声明,称受董事张永辉先生委托,发布关于该公司9月8日公告其辞职一事的声明。

王豫刚特别提到:此声明为张永辉本人于2017年9月8日晚于科融环境北京办公室,在科融环境现任董事长李庆义、董事郑军及本人面前书写,过程已经录像取证。

据声明内容:2017年9月8日早上10点左右,科融环境现任董事长李庆义找到张永辉,要求其当日辞去副董事长、财务负责人职务,张永辉未同意,要求和实际控制人毛凤丽沟通后再商议。

“但2017年9月8日晚7时左右,我看到了科融环境关于我辞职的公告。根据交易所规定,董监高辞职后应在2个交易日内公告。本人声明2个交易日内未签署过辞职报告。特此声明,本人愿承担一切法律责任。”张永辉表示。

同时,董事郑军的声明中同样提出了对于张永辉是否自愿辞职的疑问。郑军表示,其参与了张永辉申诉取证的全部过程。

9月11日,深交所创业板公司管理部的问询函也称:你公司在《关于公司财务负责人、副总经理辞职的公告》中披露张永辉申请辞去副董事长、财务负责人的职务,而相关报道称张永辉未签署辞职申请,你公司向我部报备的辞职申请也未签署日期。请你公司核实向我部报备的文件是否真实有效,并补充说明张永辉是否真实自愿辞去副董事长、财务负责人的职务。

值得注意的是,郑军同时披露,科融环境董事会秘书孙成宇在上任之初就已经被要求签署了辞职报告书,孙成宇已经丧失了发布审核信息披露的权利。

“鉴于以上所列举的事实,我对科融环境披露的信息提出严重抗议,并对未调查清楚张永辉是否真正自愿辞去财务负责人的事实进行进一步调查核实的情况下,我本人投反对票。”郑军强调。

“丰利系”内部意见相左

根据此份董事会决议公告,表决结果中一张弃权票来自独立董事廖良汉。廖给出的理由是“由于会议通知时间太短,无法对会议议案相关事项进行考察和核实”。

一个值得注意的点是公司前任董事长毛凤丽的态度。根据公告内容,议案共有5票同意,1票弃权,无人反对。那么,排除掉廖良汉投出的一张弃权票,意味着毛凤丽针对前述议案投出的是同意票。

而让人很难忽略的则是毛凤丽和本次公开发声的王豫刚、郑军、张永辉等人存在的联系。

谁是毛凤丽?

2016年6月28日,科融环境宣布上市公司实际控制人变更的消息。公司原实际控制大股东杰能科技的37位自然人股东与天津丰利创新投资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天津丰利)签署《股权转让协议》,分别将所持杰能科技股权部分转让给天津丰利。转让结束后,天津丰利持有杰能科技91.96%股份,间接持有上市公司总股本的29.46%,从而获得上市公司控制权。

如此变更后,天津丰利的实际控制人毛凤丽成为科融环境的实际控制人。

根据科融环境于去年7月起发布的数份公告中所记载的董事、监事候选人详细资料中写明:毛凤丽现任丰利财富(北京)国际资本管理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风控负责人。王豫刚现任中经丰利(北京)资本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

除毛王二人外,张永辉现任丰利财富(北京)国际资本管理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董事会秘书,丰利(天津)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等职务。郑军则为丰利财富(北京)国际资本管理股份有限公司的董事。

换言之,再加上公司现任董事郭接见,毛凤丽、王豫刚、郑军、张永辉等5人同属“丰利系”。

回顾“丰利系”入主科融环境的历史,自科融环境更换实控人以来,科融环境的董秘已经在一年内更换了单庆廷、张永辉、常永斌和孙成宇4人,原董事长贾红生、原财务总监彭育蓉二人被捕,董事长则从贾红生换成了毛凤丽,毛凤丽又于今年8月23日辞职,李庆义走马上任。

如此密集的董、监、高变动实属罕见。而此次同属“丰利系”的5人出现意见相左的情形,是否又存在何种隐情呢?《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将继续关注。

(实习生柳瑶对本文亦有贡献)

相关报道: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