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经记者 张钟尹 每经编辑 王可然
近年来,经济全球化趋势愈发明显,在此背景下,很多国家更注重争抢国际人才,全球人才竞争也越来越激烈。那么,从我国来看,各地国际人才竞争力情况如何呢?
9月11日,中国与全球化智库(CCG)、西南财经大学发展研究院、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发布《2017中国区域国际人才竞争力报告》(下称“报告”),其中,中国区域国际人才竞争力指数及排名显示,上海竞争力指数为3.91分,成为本次评估国际人才竞争力最高的区域。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前九位均为东部省份,四川省位列第十,居中西部省份之首。
报告主编、中国与全球化智库理事长兼主任王辉耀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全世界大约有2.5亿到3亿人在世界各国流动,其中有大量高端人才,因此人才竞争也是非常激烈的,目前我国国际人才数量引进处于世界较低水平。
上海北京广东列前三甲
根据报告,中国区域国际人才竞争力指数体系共分为六个维度,国际人才规模指数、国际人才结构指数、国际人才创新指数、国际人才政策指数、国际人才发展指数和国际人才生活指数。
报告显示,上海成为本次评估国际人才竞争力最高的区域,北京、广东和江苏位列2~4位,与上海共同形成中国区域国际人才竞争力的第一梯队。
王辉耀表示,第一梯队有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高的共性,江苏和广东长期位列中国GDP省份排名前两位。
具体而言,从分项指标来看,“国际人才规模指数”最能够直观体现区域国际人才竞争力水平,包括“来华留学生规模指数”、“境外来华工作专家规模指数”两项指标。
报告显示,各省份“国际人才规模指数”差距相对明显,第一名上海与最后一名山西的分差达0.8分(最大区间为1分)。北京紧随上海位居第二。广东和江苏分列第三、四位,但与上海、北京差距明显。
从“来华留学生规模指数”来看,当前来华留学生主要集中在北京(0.99)和上海(0.86),北京得分接近最大值1分。
在王辉耀看来,这与当前我国高校的分布情况,以及高校在吸引国际留学生的政策、措施和实施力度等方面有直接关系。除北京和上海以外,其他省域来华留学规模普遍不大,反映出我国当前来华留学工作的推进仍然存在困难。
值得关注的是,总体上看,中国区域国际人才竞争力整体水平不高。英士国际商学院(INSEAD)等机构公布的国际人才竞争力指数报告显示,2015-2016年,全球109个国家国际人才竞争力的综合排名中,中国排第48位。中国引进国际人才数量仍然处于世界较低水平,在全球大学排名中,中国大学综合排名第11位,但中国的国际学生数量排名却在第80位。
四川竞争力领跑中西部
从中西部数据来看,报告显示,四川省的国际人才竞争力综合指数得分为1.92,略高于平均值(1.89),在31个省份中处于第十位,而在整个中西部地区居于首位。
以成都为例,数据显示,截至2014年初,在蓉常住外籍人员累计达到31056人,来自125个国家或地区。其中,来自50个国家的6170人属于在蓉三资企业从业人员,其余主要为文教人员、外企驻华机构工作人员和学生。
而从国际人才政策指数来看,四川省排名第七位,仅次于江苏等东部六省份,居中西部省份首位。
记者注意到,以成都为例,近期出台了多项人才政策,吸引和集聚了一批世界一流的科学家和工程师、创新创业领军人才。
今年7月,成都市政府公布的《成都实施人才优先发展战略行动计划》显示,5年内引进和培育100个顶尖创新创业团队和1000名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对诺贝尔奖获得者等国际顶尖人才(团队)来蓉创新创业,给予最高1亿元的综合资助;对“两院”院士、国家“千人计划”“万人计划”专家等来蓉创新创业或作出重大贡献的本土创新型企业家、科技人才,给予最高300万元的资金资助。
成都已经成为海归人才创业的热土。中国与全球化智库(CCG)和智联招聘8月12日发布的《2017中国海归就业创业调查报告》中,成都以6.6%的占比,位列海归创业最爱选择的城市第三名,仅次于北京和上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