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 > 经济新闻 > 正文

盘龙药业IPO:核心产品市场份额下滑 学术推广3年耗资近两亿

2017-09-07 11:22:05    中国经济网  参与评论()人

尽管自2010年以来有近40家药企相继折戟A股IPO,但这并未影响行业内其他公司进军资本市场的决心。

9月4日晚间,治疗风湿关节炎的明星药物——盘龙七片生产商陕西盘龙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盘龙药业”)在证监会网站披露招股说明书,公司拟在深交所中小板上市,计划募集资金约1.9亿元,除2000万元用于补充流动资金外,其余将投向生产线和研发中心扩建、营销网络扩建及信息系统升级建设项目

盘龙药业披露的这份招股书,在将其靓丽的业绩展现在公众面前的同时,也曝光了主导产品单一等风险。中国网财经记者还注意到,该公司部分产品曾因产品质量问题而被数个省份的食药监点名,某券商投资顾问在接受中国网财经记者采访时表示,“这或许意味着盘龙药业的IPO之路不会‘一马平川’。”

母公司逾八成收入依赖盘龙七片 市场份额明显下滑

公开资料显示,盘龙药业是一家以中成药研发、生产和销售为主营业务的公司,其前身为陕西盘龙制药集团有限公司,成立于1997年9月,并于2013年5月完成股改。2017年1-6月份,盘龙药业实现营业收入1.61亿元;2014-2016年的营收分别为2.46亿元、2.56亿元和3.05亿元。

中国网财经记者注意到,盘龙药业连续增长的营收主要由盘龙七片这一项产品所贡献。招股书显示,2014-2016年及2017年1-6月份,盘龙七片分别实现销售收入1.65亿元、1.55亿、1.81亿元和1.06亿元,占同期合并营业收入的比例为67.14%、60.50%、59.39%和65.57%,占同期母公司营业收入的比例83.43%、83.47%、83.38%和85.31%。

值得一提的是,盘龙七片在风湿类疾病中成药细分领域所占的市场份额出现了逐步下滑。盘龙药业招股书引用的南方所数据显示,截至2016年末,盘龙七片在风湿类中成药用药市场中所占的份额为2.82%,排名第五,而广州白云山陈李济药厂有限公司生产的舒筋健腰丸市场份额达到了19.03%。另外,盘龙七片2014-2016年的市场份额分别为3.59%、3.50%和3.17%,下滑趋势明显。

盘龙药业在招股书中提到,随着骨科用药市场需求的不断增长,未来可能吸引更多的企业进入风湿类疾病中成药领域,盘龙药业的主导产品盘龙七片可能面临市场份额继续下降及被替代的风险。上述来自券商的投资顾问也表示,像盘龙药业这种依靠单一产品支撑的药企抗风险能力很小,所以这类公司应该提升研发创新能力,尽快实现产品多样化。

销售费用拖累净利润表现 三年半学术推广费超2亿

从过去几年的“成绩”可以清楚的看到,盘龙药业尽管营收是连续增长的,但净利润却出现了明显波动,2014-2016年及2017年1-6月的盈利金额分别为3931.84万元、4196.52万元、3915.28万元和1778.67万元。

在盘龙药业净利润波动的背后,其实是公司销售费用的变化。数据显示,2014-2016年及2017年1-6月,盘龙药业销售费用分别为10337.98万元、9302.19万元、11971.36万元和7086.73万元,其中学术推广费分别为7385.01万元、6615.51万元、9528.81万元和5925.16万元,也就是说,盘龙药业在短短三年半的时间里仅学术推广就用掉了2.21亿元,合计进行次数为4185次。值得一提的是,公司同期合计盈利金额仅为1.38亿元。

中国网财经记者梳理发现,自2010年以来,医药行业有近40家IPO企业未过会,其中“是否存在商业贿赂”成为“绊脚石”。以5月初被证监会否决的重庆圣华曦药业股份有限公司IPO为例,发审委在问询中提到,该公司需补充说明报告期各期促销费及学术推广费的具体分项构成,是否在促销和学术推广活动中给予过相关医生、医务人员、医药代表或客户回扣、账外返利、礼品,是否存在承担上述人员或其亲属境内外旅游费用等变相商业贿赂行为。

  产品多次上质检黑榜 公司业绩或继续承压

除了上述主导产品单一、学术推广费居高不下等风险,盘龙药业的产品还多次登上不合格药品“黑榜”。

招股书显示,盘龙药业及子公司盘龙植物药业报告期内共有27次因产品质量不符合规定被各地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通报及受到柞水县市场和质量监督管理局行政处罚的情况,其中抗骨增生片、三黄片多次上榜。

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医药行业研究员在接受中国网财经记者采访时表示:“不管涉事产品是否真的有质量问题,对药企来说,频繁“上黑榜”会影响消费者对盘龙药业的信任度,在有可替代品的背景下,多数人可能不会选择这家公司生产的药品,从这个角度来说,盘龙药业的业绩可能继续承压。”

相关报道: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