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 > 经济新闻 > 正文

腾讯留给了中行,我拿什么留给你?我的马云

2017-06-23 12:42:16    国是直通车  参与评论()人

建行牵手阿里巴巴、农行联姻百度、工行结盟京东后,22日,中国银行与腾讯宣布已经成立金融科技联合实验室。至此,互联网行业“四大天王——BATJ”和传统银行业“四大天王——中国农业银行、中国建设银行、中国银行、中国工商银行”全部配对成功。

中新社记者 张斌 摄 中新社记者 张斌 摄

“如果银行不改变,我们就改变银行。”还记得这个曾以为是马云吹过的牛吗?如今似乎正在一步步实现。

从钱庄、票据所,到银行,再到联姻互联网金融公司。银行业真的要“变天”了吗?这是互联网倒逼传统银行业向其低头,还是银行业的顺势而为?上海财经大学现代金融研究中心副主任奚君羊对中新社国是直通车记者表示,虽然传统银行在业务创新方面滞后一步,但并不能代表其穷途末路,如今的联姻其实是一种双赢的选择。

路在何方?路在“联姻”

2008年,马云口出狂言说要改变银行的时候,大家似乎都觉得这太可笑了。

但是,9年后,国有银行纷纷联姻互联网巨头,达成战略合作,现实狠狠甩了当年嘲笑过的人一个耳光。

3月28日,阿里巴巴、蚂蚁金服与中国建设银行宣布战略合作。按照协议和业务合作备忘录,双方将共同推进建行信用卡线上开卡业务,以及线下线上渠道业务合作、电子支付业务合作、打通信用体系。未来,双方还将实现二维码支付互认互扫,支付宝将支持建行手机银行App支付。

6月16日,京东金融与中国工商银行签署金融业务合作框架协议。双方的全面业务合作主要集中于金融科技、零售银行、消费金融、企业信贷、校园生态、资产管理、个人联名账户等方面。

6月20日,中国农业银行与百度签署战略合作,并将共建“金融科技联合实验室”。据悉,双方此次的合作包括共建金融大脑以及客户画像、精准营销、客户信用评价、风险监控、智能投顾、智能客服等方向的具体应用,并将围绕金融产品和渠道用户等领域展开全面合作。

6月22日,中国银行与腾讯宣布已经成立金融科技联合实验室。将重点基于云计算、大数据、区块链和人工智能等方面开展深度合作,共建普惠金融、云上金融、智能金融和科技金融。

其实,众所周知,阿里的支付宝、腾讯的微信支付、百度金融和京东金融,在支付领域风生水起,势头正足。为何要拉上传统银行业一起玩?

“传统银行和互联网金融机构的合作,是扬长避短的一种双赢选择。”奚君羊表示,互联网金融机构物理网点不足、缺乏大型客户来源,传统银行业业务创新能力相对滞后,彼此的不足正是对方的优势,合作是种必然选择。

合作不代表低头

其实长期以来,互联网金融机构和传统金融机构在业务发展上有很明显的界限。

奚君羊表示,首先,互联网金融机构在金融活动当中,主动性不像传统金融机构那么有优势。如腾讯、阿里,办理业务主要是通过线上的方式撮合办理相应金融活动,“这就像婚介所,通过网络平台,把需要金融服务的双方撮合在一起,这样的优势是,大量活动通过互联网平台完成,便捷、成本低、效率高。但缺陷就是其业务完全取决于要撮合的双方是否能达成交易,而不能通过以自身资产负债的方式拓展业务。”

而银行则是由大家把资金先交给银行,再去提供资金服务。这是以自身作为主体和另一方产生合作交易,资金先给谁,给多少,期限是多久,利率费用多少,银行在其中有一定主动性。

“当然,现在也出现了一些互联网银行,但是互联网银行也有局限性,其缺少物理网点、放贷链很小,一般都是10万、20万,不能完成大规模资金需求的融资活动,从而只能为比较分散、金额小的需求方提供服务。”奚君羊表示,互联网金融机构通过和银行合作,就可以扬长避短。比如,互联网金融机构通过和银行合作,进阶的接触到大客户,从这个角度来看,互联网金融机构和传统银行业合作是非常有利的。

而对于网上热议,四大行与BATJ的合作其实是互联网倒逼传统银行业向其低头。

奚君羊认为,在竞争过程中一方胜出,另一方处于不利地位作出妥协,才称之为低头。而今是合作,大家可以共赢。“虽然传统银行在业务创新方面滞后一步,但远没到穷途末路屈从于互联网企业的程度。虽然互联网客户群体也很大,但不能和整个银行业相比,银行业的账户基本覆盖到所有个人和企业,因此其客户基础,从广泛性、覆盖面来说,远远超过互联网机构。”

同时,奚君羊强调,虽然互联网金融机构已经部分取代了传统银行原来所做的一些业务,但并不代表互联网金融机构可以完全取代银行。

“因为资金结算目前只有银行能够完成,其他任何金融机构没有这项权限和功能。”奚君羊表示,即使微信支付、支付宝支付其实也是在周转银行账户里的钱,属于第三方支付平台,起到桥梁的作用。同时互联网金融平台在业务创新、支付活动、技术等多个方面受制于银行,但如果建立合作关系,双方的利益能够结合在一起,对于双赢是极大的利好。

  中新社记者 张云 摄 中新社记者 张云 摄

联姻热潮下的冷思考

一系列跨界合作事件引发银行业关于金融科技发展路径的热议,似乎也预示着金融科技行业的发展趋势。

各家银行开始蠢蠢欲动,想要试图为自己找一个匹配的战略合作伙伴,顺便抛出一个亮眼的业务合作模式。

交通银行金融研究中心张哲宇则表示,其实,银行自身更应该冷静地想明白两个问题:

一是,看到别人都合作了,自己就一定要合作。这是一个避免盲目和探索路径的问题。每家银行的资源禀赋、优势业务都不尽相同,有必要深度内观并讨论之后再做出决策。

二是,看到别人已合作了,自己就不能去合作。这是一个认清大势和摆正立场的问题。银行发展金融科技必须要走出去,与互联网企业,或者金融科技公司合作。

此外,张哲宇提出,国外大量的研究以及美国的实践表明,金融科技模式优势在于交易型融资业务,而不是对私人信息收集和处理要求非常高的关系型融资业务,后者正是以商业银行为代表的传统金融机构的优势。金融科技能否在多大程度上冲击传统金融模式,主要取决于银行等传统金融机构如何应对与转型,传统金融机构完全有能力在金融科技行业竞争格局中占据主动与优势。

因此,展望银行与互联网或金融科技企业合作的未来发展历程。张哲宇认为,最佳的战略合作应是能实现行业竞争格局的制衡,即推进具有较高竞争程度的市场结构形成,而不会再次回归到寡头垄断的竞争格局。按照这个逻辑,大型银行与互联网巨头这种“强强联合”的合作模式能走多远,不置可否。大型商业银行的合作对象不一定都锚定所谓的互联网巨头,基于自身情况考虑与中小型互联网企业或金融科技公司针对某种产品或功能建立跨界合作,未尝不是一种更好地选择。(张文晖)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