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 > 经济新闻 > 正文

土地“连连看” 农民“年年赚”——一个西部山区县的土地流转探索(2)

2017-06-14 12:43:56    新华社  参与评论()人

白牛村到处是荒坡荒地和沼泽,种出来的稻谷也不如其他地方饱满。“因为穷,村里人想跟亲戚借钱都没人肯借。当时我就想,要改变这个村落后的面貌,必须要选择一个合适的产业,我决定引进脐橙。”唐旺旗回忆说。

种果树,下肥,拉果,这些都需要使用农机和车辆,唐旺旗做了个大胆的决定,把村里所有土地收回来统一开发。多年在外跑运输的他,对北方大片大片的农田印象深刻。

白牛村还成立了水果协会,定期请农业专家来指导种植技术,脐橙的销售也由协会统一协调。

“只要农药、肥料、管理跟得上,黄龙病虽然不可治,但是可以防。越是管理不好的果树,发病的可能性越大。”唐旺旗说。

他介绍,目前村里几乎家家都住上了楼房,人均收入超过2万元,在富川县排名前列。唐旺旗自己也被评为全国优秀党务工作者、全国劳模。

“施行土地承包责任制以后,我们村的温饱问题基本解决,但还是很穷。一家一户的规模太小,能从土地里得到的收益肯定也就很小。农村如果要发展,就必须实现规模化、产业化,品牌化和市场化。”谈及对脐橙产业发展的思考,唐旺旗如是说。

新华乡:收入倍增的“股份农民”

富川县新华乡盘坝村生态农业科技示范基地所在的丛塘垌四面环山,这块土地之前由于排水不畅,每年都要被淹没几次,因而长期闲置。

2016年,新华乡决定利用丛塘垌的气候和水质优势发展食用菌种植,带动贫困户脱贫致富。经过努力,当地成功流转317家农户的土地3000多亩。提供土地的农户可按照每亩600元的标准获得租金。

有了土地怎么用?新华乡成立了合作社,把流转出来的土地集中起来统一管理,由合作社出面与相关公司洽谈合作,而农户可以利用获得的土地租金、申请到的小额信贷款或其他资金入股合作社,作为股东参与合作社收入的分红。此外,农户还可以通过在示范基地务工获得工资收入。

2016年,示范基地种植食用菌72亩,收获干木耳13.41万斤,据初步估算,村民可获得股金分红72万元、务工收入60万元,每户平均可增收1万元以上。实现了“土地租金+合作社股金分红+务工薪金”三金叠加的收入倍增。

“碎片化的小农经营难以形成规模,在不改变土地权属性和农用地用途的前提下,按照国家政策开展土地流转,从而实现规模化、集约化、提质增效,是农业发展的一大趋势,同时也为扶贫工作提供了一个稳定的产业支撑。”拥有清华大学博士学位的葛坡镇镇长孙信良这样看待土地流转。

统计显示,截至2016年底,富川县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面积达46万亩,分别占全县农用地总面积的24.5%和耕地面积的73%。(新华社南宁6月13日电)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