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北京6月7日电 题:探索太空的国际合作需要中国力量——聚焦全球航天探索大会
新华社记者白国龙、李松
正在北京举行的航天盛会——全球航天探索大会7日进入第二天,前来参会的近千位全球航天精英围绕人类深空探索的主题充分交流,太空探索的热度依旧不减。
载人空间站建设全面展开、嫦娥探测器登上月球、火星探测已经启动……大会展示出中国航天的一项项非凡成就令世界瞩目。探索宇宙是人类共同的理想,国际合作是航天探索的主流,中国作为航天大国已成为全球航天合作中不容忽视的重要力量。
60年自力更生 中国航天打造“硬实力”
“时隔5年再度来到中国,我感到中国航天发展有清晰的规划和目标,能很好地实施,取得的成就令人印象深刻。”欧空局战略规划部部长伯恩哈特·胡芬巴赫7日在大会现场对新华社记者说。
中国的航天发展,首先依靠的是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自上个世纪50年代创建至今,中国航天已走过61年艰苦卓绝的发展历程。从第一枚T-7M探空火箭仅能飞起8公里,到“嫦娥”奔向38万公里外的月球;从中国第一颗人造卫星“东方红一号”升空,到现在中国已发射346颗卫星,中国航天的辉煌成就令全世界瞩目。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总经理吴燕生在大会上介绍,中国迄今已连续成功发射了11艘载人飞船、2个空间实验室和1艘货运飞船,圆满完成了中国载人航天三步走战略规划的第二步任务;月球探测工程成功实施了四次任务和试验;迄今中国拥有实际在轨运行卫星140颗,初步构成了中国空间基础设施。
同时,中国航天正按照规划的宏图,迈着坚实的脚步向深空前进。吴燕生说,中国载人空间站计划于2022年完成建造;月球探测工程计划于2017年年底发射的嫦娥五号月球探测器将实施月球探测和采样返回,计划于2018年发射的嫦娥四号月球探测器将实现月球背面软着陆;计划于2020年左右发射火星探测器,同时开展载人登月概念研究。
他说,未来一段时间,中国航天还将建成完备的空间基础设施,推进空间科学发展,实现新一代运载火箭的迭代,继续提供国际商业发射和卫星在轨交付等服务。
中国以开放心态,积极参与国际航天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