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 > 经济新闻 > 正文

中国经济脱虚向实,调整成效显现

2017-05-20 15:31:22    中国网  参与评论()人

  赵海 清华大学国家战略研究院研究员

从去年年底到今年四月底,中央几乎每个月都召开与经济相关的高层会议,针对国内外不断变化的经济形势作出相应决策和部署,保证经济健康平稳发展。2017年一季度各主要经济指标均达到或超越出预期,符合中央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近日,4月份的经济数据纷纷出炉,分析中可以看出,我国经济不仅在合理区间运行,而且沿着金融、地产脱虚向实,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创新发展的方向稳步前进,取得了实际的成效。

  房地产调控、金融监管加码,经济脱虚向实

3月以来,全国房地产市场不断出台调控新政,通过综合运用五大调控工具,因城施策,迅速遏制住了近一年来大幅上涨的房价,突出体现了“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4月份70个大中城市住宅销售价格统计数据,15个一线和热点二线城市新建商品住宅价格同比涨幅均出现回落,70个城市中30个新建商品住宅价格同比涨幅回落,31个环比下降或涨幅回落。相比3月,一线、二线城市4月新建商品住宅价格同比涨幅分别回落2.8%和1.0%。二手住宅市场上,70个城市中只有17个环比涨幅超过了1%,而9个城市则是持平或略有下降。随着各地房产政策效应不断积累,投资性购房需求被抑制,楼市泡沫将继续被挤出。

与此同时,一行三会对金融行业的监管也按照中央要求不断深入,加大了对违规违法行为的惩处,以实现去杠杆、防风险的目的,加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力度。根据中国人民银行统计数据,4月新增人民币贷款1.1万亿元,环比多增800亿元,M2同比增长10.5%;社会融资规模增量为1.39万亿元,同比多增6133亿元。信贷超预期增长表明,银行在严格监管下,大幅收缩表外理财产品规模,加大了信贷投放。4月企业中长期融资需求强劲,新增贷款5226亿元,反映出实体经济融资需求持续扩张。挤泡沫、控风险虽然对房地产和资本市场造成了一定影响,但有利于推动流动性脱虚向实,为振兴实体经济,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提供支撑。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成效显现

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新常态下的经济政策主线,目前阶段以“三去一降一补”为主要内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工业生产数据,4月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9%,环比增长0.57%,较3月快0.3%。分地区看,东部地区增加值同比增长6.5%,中部地区增长8.3%,西部地区增长7.4%,东北地区增长1.6%。

受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下滑的影响,4月份PPI同比增长了6.4%,环比下降0.4%,但PPI已经保持连续8个月正增长,全国三分之一的省份保持了两位数增长,特别是西部省份和资源大省。就行业来看也是采掘和原材料出厂价格涨幅最大,分别为28.3%和13%。但4月采矿业增加值同比下降0.4%,铁矿石、水泥和钢材产量同比仅增长4%、2.4%、0.5%,与制造业整体增长6.9%,工业机器人和光电子器件产量57.4%和41.6%的涨幅形成鲜明对比。这表明调结构、去产能取得了一定成效,正推动传统产业提高效益、恢复利润,而在高技术产业和装备制造方面保持高速增长。

经济结构调整的效果也体现在投资领域。1-4月份,全国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1.99万亿元,同比增长12%,增速比一季度回落1.5%。制造业投资4.54万亿元,同比增长4.9%,增速比一季度低0.9%。制造业投资结构持续优化,高技术制造业投资同比增长22.6%,占全部制造业投资的比重上升为14.5%,增速比全部制造业投资高17.7%,而高耗能制造业投资继续呈下降态势,全部制造业投资的比重为21.8%,比去年同期回落1.5%。

基础设施投资和建设保持高度增长态势,前4个月基础设施投资2.03亿元,同比增长20.4%,比全部投资增速高8.4%. 基础设施投资对“补短板”贡献最大,比如,中、西部地区基础设施投资占总投资的56.8%,增速24.8%,同比提高0.5%;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业投资增长50.4%;公共设施管理业投资增长28.4%。

创新性服务业发展助力经济企稳

转换发展动力,深化创新驱动是新常态下实现经济转型增长的核心。淡化经济增长目标,追求质量效益提高,是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的关键。我国创新性服务业在科技发展的引领下不断创造出新的经济增长点,为居民消费的增长和经济整体稳中向好提供了强大动力。

4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10.6%,增速比3月略降0.2%,但比一季度提高0.7%。CPI 平稳运行,同比增长1.2%,较3月上涨0.3%,居民消费结构中服务类占比逐步提升。服务类价格同比增2.9%,环比增0.2%,体现出服务类行业需求保持旺盛,特别是创新性服务诱发新需求的趋势,比如1-4月份,全国网上零售额1.92万亿元,同比增长32%,其中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同比增长25.9%,高于同期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15.7%;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为12.9%,同比提高1.8%。

第三产业对经济的贡献比例在4月份继续提高,对三产投资增长12.1%,服务业生产指数同比增长8.1%,今年以来一直保持在8%以上较高水平。从国家统计局的数据看,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交运、仓储和邮政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保持较快增长态势。4月份,服务业商务活动指数为52.6%,比上月回落1.6%,继续保持在50%的临界值以上。其中,零售业、铁路运输业、航空运输业、邮政业、住宿业、电信广播电视和卫星传输服务、互联网及软件信息技术服务等行业商务活动指数均位于55%及以上的景气区间,未来可望继续保持高速发展势头。

外部需求改善,不确定性仍然较大

4月份,出口继续改善,但增速全面放缓,反映出世界经济仍然增长乏力,不确定性继续存在。全国实现进出口总额2.22万亿元,同比增长16.2%。其中,出口1.24万亿元,增长14.3%;进口0.98万亿元,增长18.6%,贸易顺差2623亿元。1-4月份,进出口总额同比增长20.3%,其中出口增长14.7%,机电产品出口占出口总额的57.7%。分区域可以看出,除了日本,4月对美国、欧盟、东盟、金砖国家出口同比增速都出现不同程度的减少,而进口则因内需增速放缓也出现下滑。但世界经济整体复苏趋势不变,在人民币汇率基本稳定略有贬值的条件下,考虑到一带一路建设不断推进,未来一段时间对外贸易和投资都将保持增长,继续对经济起到拉动作用。

总的来看,内外不确定因素对中国经济提出诸多挑战,要走出经济下行周期尚需时日,但供给侧改革政策的落地实施和十三五规划的稳步推进为经济构筑了底线,新的增长点正在其中孕育。随着一季度经济反弹企稳,企业补库存渐进尾声,未来几个月经济数据可能不如年初靓丽,但经济结构改善,社会经济发展更趋于均衡的良性趋势将会贯穿全年。

(责编:白宇)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