乍听起来,似乎也是那么回事儿。可是如果你了解到,自国家网约车管理条例出台近1年,包头并未出台相关细则,估计只有目瞪口呆了。管理部门是逼着网约车去申请一个压根不存在的经营许可吗?用网友的话说,这是“不给活路”啊。而且,值得推敲的是,根据国家相关规定,网约车管理条例从去年11月1日开始执行,那为何当时不叫停,偏偏要在半年之后叫停呢?
网约车,数字经济时代的新业态,代表了行业方向。网约车繁荣的好处很多地方未必不知,而其非要打出“规范化”“合法化”的幌子力行打压,这是典型的“揣着明白装糊涂”,背后往往是割舍不下的利益。然而,技术和行业发展的大趋势之下,对网约车的“反应过度”,恰恰是落后运行模式和条块利益既得一方的信心不足,对共享经济的政策绞杀,着实不可理喻。
财新网:包头叫停网约车是依法行政吗
财新网发表IT与知识产权律师、中国政法大学知识产权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赵占领的观点文章称,从交通部网约车管理办法颁布至今已近一年,包头市迟迟未出台实施细则,最近官方给出的消息是仍然在“开会研究”。如果包头市出台了实施细则,网约车平台未能取得经营资质可以说是非法经营,网约车司机和车辆未能取得合法资质可以说是非法营运。但是包头市迟迟未出台实施细则,网约车平台、司机、车辆的资质条件都未规定,申请资质也就根本无从谈起。
在交通部已经明确网约车模式合法,给予平台和司机合法生存空间的情况下,包头市一纸红头文件说平台未取得经营许可、属于非法经营,这不仅违反交通部网约车管理办法的规定,违背了最基本的合法性原则,涉嫌行政违法,而且是因果倒置,逻辑混乱。如果包头市的网约车实施细则一直“开会研究”下去,甚至难产而终,是否意味着网约车在包头市就一直属于非法经营?我们都知道,出台法规叫停某种商业模式的事情并不罕见,但是不出台法规就能实现这个目的恐怕是前所未闻。
除了网约车平台未取得经营许可之外,包头市叫停的另一主要理由是出租车行业群体上访、集结。当然,网约车对传统出租车行业带来了很大的冲击和挑战,这既跟新技术、新模式的自身特点密切相关,也跟传统出租车行业的种种弊端分不开,但是网约车带来的不仅是冲击和挑战,更是传统出租车行业改革和转型的机会。各地也在探索出租车行业改革,包括如何降低甚至减少“份儿子钱”,如何促进出租车和网约车的融合发展。在此过程中,各地通过制定网约车实施细则,也试图让两者形成差异化竞争。不可否认,地方网约车实施细则本身就是一项公共政策,公共政策的制定理应权衡各方利益,在网约车和出租车行业之间寻求利益平衡点。
更多精彩请点击: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