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华商品指数跌破120日均线
离一季度结束还有4个交易日,期市多变的行情给分析师的季度总结出了一道难题。
3月27日,全面跟踪国内商品走势的文华商品指数走出了一根大阴线,日盘收于147.32点,跌幅为2%。盘中指数最低达到146.93点,120日均线被击穿。万得商品期货指数也跌破了120日均线,盘中跌破1000点心理大关。
文华商品指数从1月的上涨5.47%逆转为3月下跌5.39%,与2016年34.56%的年涨幅显得格格不入。“多年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已接近尾声”,商品周期也进入尾声了吗?
商品指数击穿120日均线
“当商品圈还在亢奋于45万亿基建、挖掘机增长200%时,券商、基金圈早已从预期中转头。最终证明,券商系、基金系是对的。”一位私募人士对记者如是调侃。
在海通证券期货研究主管高上看来,3月28日,万得商品期货指数将直接挑战2016年12月26号的995点前期低点,如果一旦有效击穿995点,自2015年年底启动的牛市行情面临比较危险的境地,横跨5个月时间跨度的M头就将形成。
从盘面来看,昨日领跌的仍然是黑色系商品,铁矿、焦煤主力合约跌幅都超过了5%,热卷跌幅超过3%,螺纹和焦炭则分别下跌2.98%和2.64%。此外,能源化工板块的橡胶主力合约跌幅也超过5%。
资金方面,根据文华财经统计显示,昨日商品期货市场沉淀资金为1053.4亿元,有18.6亿资金流出,持仓量减少30万手。其中,黑链指数(焦炭、焦煤、铁矿、螺纹)有7.7亿元资金集体逃离,螺纹钢期货成为资金抛弃的重点,共有5.6亿元资金选择离场观望。
国内商品走软的同时,国际油价也进入了新一轮调整中。数据显示,美原油指数今年来的跌幅已超过12%,目前NYMEX原油主力合约重新回到50美元/桶下方。
对于黑色系商品的调整,高上归纳为这几点原因:宏观面,货币政策转向趋紧,加大了商品压力;2月PPI与CPI剪刀差难以维系,上游向下游价格传导不利,对黑色去库存形成制约;房地产调控加力;随着“双反”加剧以及钢价持续攀升,出口形势不容乐观。
中大期货副总经理景川也认为,3月末国内市场的下跌,更多是受到国内资金面因素影响,一方面是由于季末银行考核压力。另一方面,3月底美联储宣布加息,国内流动性调节更趋稳健,在此背景下,黑色等对资金面比较敏感的品种,近期跌幅也处于领先位置。
补库存周期结束?
跨越120日均线,将商品K线放入一个更长的周期看,专家们普遍认为,此前上演了一年多的补库存周期行情正在告一段落。
中泰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李迅雷昨日对上证报记者表示,2015年底到2017年2月,中国商品受到补库存周期影响,启动了一轮反弹行情。行至目前,补库存周期快结束了,货币政策也出现全球性收紧趋势,随着补库存周期的结束,商品的这轮反弹也差不多了,将顺势进入拐点。
在他看来,补库存周期的启动和中国的稳增长政策密切相关。“中国连续4年通过基建投资实现稳增长,今年是第5年,中国会继续拉动基建投资的增长,但对经济的推动作用越来越弱了,这意味着补库存周期的可能结束。”
华创证券研究所首席策略分析师王君也对上证报记者表示,当前商品处于中周期、产能周期向下的短周期,为库存反弹的尾声。随着后续PPI同比、环比见顶,短周期的补库就结束了,接下来面临中周期下行压力和短周期去库压力。
国家统计局最新统计显示,2017年1-2月份,全国完成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41378亿元,同比增长8.9%,增速比去年全年加快0.8个百分点。其中,基础设施增长27.3%,增速比去年全年加快9.9个百分点;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长8.9%,增速比去年全年加快2个百分点。
二三线房地产正在大幅去库存,以及各地基建投资热潮再次兴起,是否会带动中国经济进入一个新周期?
对此,李迅雷表示否定。他认为,不应该把基建投资作为经济增长的标志来看。从历史数据看,基建投资一般和经济景气呈负相关关系,经济增速下行时,基建投资增速一般会往上走。
商品正在构筑顶部?
当补库存周期和资金的潮水慢慢退去,商品又该向哪里去?
“商品现在已非常明确,还是处于去产能过程中。在历史规律的产能周期里,大概上行期是10年,下行期是20年。这轮商品的高点是2011年见顶,所以现在远没有达到整个商品产能去化的过程。”王君说。他认为,商品后续会有二次探底、底部震荡,而现在就是大宗商品构筑顶部的过程。
李迅雷也认为,随着补库存周期的结束,国内商品将进入拐点,但总体上仍将是震荡走低格局,前期涨幅较大的个别商品,如钢铁、煤炭、水泥等将出现回落,但有一个盘整的过程,不会大幅回落。其中,原油对商品的影响比较大,但不能把原油近期的下跌当成大宗商品普遍走弱的标志。
从市场资金流向角度分析,高上认为,在市场跌破半年线关键支撑位时,黄金、农产品(000061,股吧)资金呈现流入,黑色系、能化板块资金则明显流出。为此,本周走势将考验万得商品指数在千点附近能否获得有效支撑。如果获得支撑,中期大宗商品行情仍有一波上涨空间;否则将可能引发资金多翻空,市场或将出现严重破位,建议投资者注意防范风险。记者 宋薇萍
(责编:杜燕飞、王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