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 > 经济新闻 > 正文

共享单车上演资本“肉搏” 三方面问题日益凸显(2)

2017-03-21 17:52:34    经济参考报  参与评论()人

另一方面,不文明用车等行为也给共享单车公司造成一些损失。不过,戴威认为,损失比例很小。“目前我们三个月的不活跃车辆只占1%,这些不活跃车辆可能包括车被破坏、被拿回家、被上私锁等情况。事实上,随着‘共享’理念深入人心,一些不文明的使用习惯正在逐渐改变。”

  资本推动下的“争奇斗艳”

《经济参考报》记者注意到,共享单车的商业空间触发了融资和争夺市场之战。3月1日,ofo宣布完成D轮4.5亿美元融资,称上线18个月以来已经融资7轮。此前,摩拜单车也完成了D轮2.15亿美元融资,优拜单车、小鸣单车等也宣布获得大额融资。

三月春色怡人,周末的城市街头,桔色、黄色、绿色的共享单车“争奇斗艳”,三五成群的“单车派对”也在校园周边肆意地展示着青春的活力。而在和煦的春风之外,“百车之战”正陷入胶着。

多少是为了迅速卡位、待价而沽,多少是为了攻城略地、争夺用户,甚至会不会有企业单纯冲着押金而来,还有几家企业在坚持“缓解拥堵、减少雾霾”的初心?这种新兴的共享模式能否盈利,又能持续多久?

品牌越来越多,几乎“一星期就能出现一个新品牌”。如,hellobike在福州投放了3万辆单车,福建莆田针对本土市场创立卡拉单车;北京市海淀区创立的智享单车,则回收辖区老旧、闲置自行车投放市场……这些品牌有的主打三、四线城市,有的推出“免押金”“免费骑”等营销策略,竞争十分激烈。

然而,盈利模式是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也是共享单车行业面临的巨大挑战。随着用户数量增加,高频次骑行有可能降低成本。ofo创始人兼CEO戴威告诉记者,ofo单车造价几百元,一辆车每天只需要完成1.5单,就可以抵消所有的车辆折旧与公司运营成本。

“互联网商业拼的是流量和用户,市场占有份额是一方面;第二要看平台的资源,比如上游工厂和下游区域管理资源等;第三则要看供应链能力,包括车辆产能和维护,这是由效率和成本支撑的关键环节。”中国电子商务协会物流联盟专家委员会主任黄刚说。

不少业内人士认为,从商业模式上说,共享单车极具想象空间。共享单车的APP所带来的庞大用户流量和资金沉淀,都有很大的商业操作空间。物联网的发展也为共享单车打开了更大空间。

天津市自行车电动车行业协会理事长刘学权表示,按目前共享单车的投放范围来看,全国总需求量初步估计在2000万辆左右。“以每辆车平均每天5个人骑计算,产品使用寿命约在2年,未来每年将会有1000万辆的修补市场,而这个市场将成为未来制造企业争夺的关键。”

  三方面问题日益凸显

共享单车的快速发展,给传统自行车制造企业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释放了产能并且产生了规模化效应。不过,也给行业提出了新的挑战,将对传统自行车产品市场带来冲击。

一是需求将迎“天花板”。业内人士分析认为,共享单车不断取代现在的城市轻便自行车。未来,国内自行车市场总的需求量将由现在的2500万辆下降至2000万辆左右。

“今年产量会很高,明年就可能减少了,共享单车普及程度越高,对传统产品的冲击就越大,需求此消彼长。”刘学权表示,随着共享单车运营企业开发国外市场,未来也会冲击国外的自行车传统业务和渠道。

二是部分企业陷困境,引发行业再“洗牌”。未来总需求的下降对已经产能过剩的自行车行业来说是雪上加霜,尤其对那些没有研发能力,拿不到共享单车订单的中小型企业,更是生存的挑战。

三是行业标准缺失,政府监管空白。记者采访发现,由于共享单车的使用环境“较为恶劣”,企业按现有标准生产的部分车辆是“不符合要求”的。之前的一些零部件标准没有考虑到共享单车“防盗耐用少维护”的特点,而实心轮胎,智能锁这类“新装备”,目前则根本没有标准,每个企业做的都不一样,相关部门无法进行有效监管,市场亟须建立规范统一的行业标准。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