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据重庆市“十三五”内陆开放高地建设规划,“十三五”期间,重庆将全面建成在国家区域发展和对外开放格局中发挥独特而重要作用的内陆开放高地,规划还提出包括货物贸易进出口突破6000亿元人民币、服务贸易进出口达到500亿美元、国际物流量超过1500万吨、国际航线达到100条等16项指标。
此外,湖南、陕西等内陆省份均提出打造内陆开放新高地。四川提出要打造“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联动发展的战略纽带和重要腹地。具体部署层面,例如,山西提出“搭建开放型经济发展平台,增强要素集聚服务能力”,将加快包括产业园区承载平台,口岸、保税区、电子商务等功能性开放平台等在内的各类平台建设。
在沿海地区,浙江省印发的开放型经济发展“十三五”规划文件指出,“十三五”时期要初步建成开放型经济强省。着力建设中国(浙江)自由贸易试验区等开放战略高地,打造以宁波—舟山为核心,面向环太平洋经济圈的海上门户等。
此外,江苏提出打造“一带一路”建设辐射带动力强的重要开放门户,山东全省合力打造“一带一路”战略交汇重要枢纽、中日韩深度合作战略高地、环渤海地区开放发展重要门户,广东提出建设“一带一路”战略枢纽和经贸合作中心等。
沿边地区,内蒙古建设我国向北开放的重要桥头堡,广西提出基本建成面向东盟的国际大通道、西南中南地区开放发展新的战略支点、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与丝绸之路经济带有机衔接的重要门户。
推进 新一轮开放红利将密集释放
专家表示,外向型经济发展的环境已经发生深刻变化,在既有国际市场空间越来越有限的背景下,地方要结合自身优势和实际条件,主动布局,在开放中谋求内化式新红利。伴随自贸试验区等开放平台的推进,我国将迎来新一轮的开放红利。
中国服务外包研究中心副主任邢厚媛对《经济参考报》记者表示,上海作为我国首个自贸试验区,点燃了自贸试验区探索创新的“火种”。天津、广东、福建紧随其后,开启了自贸试验区在东南沿海四点一线的开放布局。“对第三批自贸试验区的亮相充满期待。从长江口的星星之火,到点燃四点一线,再到形成11个自贸试验区梯度开放新格局,将会形成燎原之势,形成我国改革开放新格局。”邢厚媛说。
全国政协委员、商务部前部长高虎城指出,自2013年启动以来,自贸试验区建设取得明显成效。自贸试验区用两万分之一的国土面积吸引了全国十分之一的外资,自贸试验区取得的114项试点经验已经复制推广到全国。下一步,将推动自贸试验区继续当好改革开放的排头兵、创新发展的先行者,对现有的四个自贸试验区,进一步加大改革开放探索的力度,对新设立的自贸试验区,将紧密围绕国家战略,聚焦国资国企改革、西部开发、东北振兴、中部崛起等重大主题,结合各自功能定位和特色特点,开展差别化的探索,构建各具特色、各有侧重的试点格局。对试点取得的经验,将及时总结评估,在更大范围内复制推广,具备条件的,将通过法律法规的形式固定下来,为今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打下良好的基础。
商务部研究院研究员白明对《经济参考报》记者表示:“如果说此前是入世带来的红利,那么未来更多是红利内生化,地方要结合自身优势和特点,在主动布局中创造机会,自造红利,例如‘一带一路’的提出就是主动打造机会,开拓新空间,地方的对接也是如此。打个比方,过去是耕耘为主,现在则是既要耕耘又要育田开荒。”(孙韶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