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 > 经济新闻 > 正文

专家:国际贸易萎靡与全球收入分配不公形成恶性循环(2)

2017-02-17 15:44:40    中新经纬  参与评论()人

不过,收入分配不公早在2008年之前就存在,为什么那时候的国际贸易增长能够保持高速增长?这就涉及到国际贸易与金融发展的关系。2008年金融危机的诱因是消费金融的不当发展。收入分配不公危及到私人消费,成为经济增长的障碍。一些发达国家,利用银行信贷弥补劳动者收入不足对消费的不利影响,体现在收入越低的人使用银行贷款的比重越高。在美国,1989-2007年,占人口20%的低收入阶层的债务占可支配收入比重增加了160%,占人口75%的中等收入阶层增加了93%,占人口5%的高收入阶层只增加了18%。金融发展通过弥补低收入者的收入不足刺激了消费,因而推动了国际贸易增长。然而,对低收入者来说,使用债务增加消费只能痛快一时,不能幸福一世。对国家经济发展来说,当私人债务大增时,在短时间内,内需有所增加,经济会有一定程度的增长,但不可能持久。因此,利用金融发展推动国际贸易不可能纠正国际贸易与收入分配关系的扭曲。联合国贸易与发展会议研究了一些国家的金融发展对国际贸易的影响。在美国、英国、澳大利亚和加拿大,2008年之前,银行对私人贷款急剧增加,国际贸易额大幅度增长;其后,私人贷款急剧减少,国际贸易也应声下降。据该组织预测,到2020年之前,收入分配不公可能加剧,劳动者收入占GDP的比重继续下降;银行收缩对私人的贷款增长也将放缓,将无法起到弥补劳动者收入不足的作用。国际贸易额增长速度大概在2-3%左右徘徊。

既然当前的世界经济增长已经脱离了周期性经济规律,使用传统的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的效果恐怕难以奏效。振兴国际贸易的举措应该在国际贸易与经济增长、收入分配、金融发展三者之间的关系中寻找。一些国际多边机构的研究表明,经济增长业绩与收入分配有密切关系。公平的收入分配能够推动经济增长。同时,金融发展并不能纠正收入分配不公对需求的危害。因此,在这三个关系中,最核心的是国际贸易与收入分配的关系。只有解决收入分配不公问题,才能推动国际贸易的长远发展。2008年金融危机的惨痛教训告诉人们:借助金融助力私人消费无疑于望梅止渴,也无法促进国际贸易增长。(中新经纬APP)

【专家简介】侯若石,长期从事国际经济关系和外国经济制度研究。曾任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研究员、清华大学伟伦特聘访问教授、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

(欢迎转载,注明来源“中新经纬”,即视为已获转载授权。本文不代表中新经纬观点。)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