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则“太钢集团造出圆珠笔头”的消息刷爆微信朋友圈。很显然,对于有着强烈“中国制造”情结的人来说,好像是长长的舒了一口气。关于中国制造业,长期以来,存在着一个经典问句——能生产飞船火箭,为何偏偏生产不了小小的笔头?据说,这个“圆珠笔头之问”映照出了一个现实:制造大国和制造强国之间仍然存在着一道鸿沟。于是,“笔头之问”成了国家产业格局短板、企业产品专注度乃至工匠精神反思的一个聚焦点。显然,中国圆珠笔头的问世,决不是“争一口气”这么简单,其背后纠缠着对于全球化背景下,产业分工、市场布局和企业战略研判,乃至经济转型升级的国家意志渗透。可以说,小小的笔尖,就是一段错综的“启示录”。 本版撰稿肖明君
国货“初长成”:先把笔尖上的故事讲好
“制笔大王”和董小姐的困惑
资料显示,早在上世纪90年代,进口一台生产不锈钢笔头的设备就要400多万人民币。这些年制笔行业中,产业链低端的利润空间在不断降低,压力也越来越大。2015年11月在央视《对话》节目中,“制笔大王”贝发集团总裁邱智铭提到了一支圆珠笔的制造过程,坦承国内制造圆珠笔的设备至今仍靠瑞士进口的现状。
浙江一家文化用品企业表示,公司曾经研发出一款新笔,“当时刚出来的时候净利润6毛8分一支,非常受市场欢迎。但一夜之间,40多家企业都开始生产一模一样的笔,利润一下子降到了每支4毛,这款新笔不久就被跟死了”。
之后,有“中国制造”情结的格力董明珠当即许下承诺:“一年之后,这种设备我负责交给你。”这是她和雷军“10亿赌约”之后,第二个让她成为网红的赌约。但最终,因为缺乏部分材料,无功而返。
同样的问题,也纳入了高层视野。2016年1月4日,李克强总理在山西太原主持召开钢铁煤炭行业化解过剩产能、实现脱困发展座谈会,他透露了一个“秘密”:“去年,我们在钢铁产量严重过剩的情况下,仍然进口了一些特殊品类的高质量钢材。我们还不具备生产模具钢的能力,包括圆珠笔头上的‘圆珠’,目前仍然需要进口。”
圆珠笔尖的故事,就这样慢慢成了“中国制造”叙事中少不了的篇章。随之,“圆珠笔之问”也就成了“中国制造业之问”。
圆珠笔尖,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神奇存在?最近各媒体的集中报道,总算给人们进行了一次科普。据了解,在圆珠笔芯的笔头最顶端地方,厚度仅有0.3-0.4毫米。极高的加工精度,对不锈钢原材料提出了极高的性能要求。使用相应钢材制造笔头,必须用很多特殊的微量元素,把钢材调整到最佳性能,微量元素配比的细微变化都会影响着钢材质量。
而之前的难题就在于,这个配比找不到,没有工艺可以借鉴。所以,中国的圆珠笔头一直需要进口笔尖钢。
不是造不出,是“不值得造”
新华社报道称,中国作为年产圆珠笔近400亿支,拥有超过3000家制笔企业和20余万相关从业人口的“造笔大国”,其核心技术“球珠”却长期依赖从日本、德国进口。这也造成我国制笔产业价格低、利润薄,生产一支笔只能赚不足一分钱的状况。“从数量上来看,我们是当之无愧的制笔大国,但还不是制笔强国。”中国制笔协会名誉副理事长陈三元说,虽然我国制笔产业很早就形成了,但在2011年我国启动核心材料和设备自主研发项目以前,从易切削钢线材、墨水到加工设备都只能依靠进口。
1948年,中国第一支国产圆珠笔在上海丰华圆珠笔厂诞生。改革开放以后,在巨大的出口需求带动下,制笔厂如雨后春笋一般出现。但企业散弱小、缺乏科研平台、知识产权保护不足等原因,导致行业成长“内力”不足,一直制约着制笔产业技术创新、产业升级的步伐。
陈三元表示,圆珠笔看似简单,其实涉及到一个国家制造工业的方方面面。“相对于钢铁产业,制笔是个体量很小的行业。比如,一家钢铁厂一天的产量,可能就够制笔行业消化一年。”陈三元说,对钢厂而言,这点利润微不足道,它没有动力去搞研发生产,制笔企业也没有足够力量,因而依赖进口。
最近,好消息终于传来。据媒体报道,日前,太钢集团完成了笔尖钢制定标准工作;在一家制笔企业的测试实验室里,用太钢集团原料生产出来的圆珠笔芯正在进行第六轮极限测试,未来两年有望完全替代进口。
据称,经过近千次极限测试,用太钢原料生产出来的笔芯实现了不同角度下连续不断地书写800米不断线的技术成果。测试结果表明,圆珠笔出水均匀度、笔尖耐磨性基本稳定,产品质量与国外产品相当。受到这则振奋人心的消息影响,近日来,“太钢不锈”股价一路上涨。
“经济账”到底应该怎么算
“圆珠笔头”的商业价值究竟如何?有人算了一笔经济账,认为在全球化时代,中国没有必要什么都自己生产,为一个小笔头付出高额研发投入“不划算”。
有一篇文章称,此次太钢集团取得的进步值得肯定,在一定程度上扭转了中国制笔行业“进口依赖”的困局,但圆珠笔笔头技术不再是高精尖,甚至已成夕阳产业。
该文从行业角度分析称,水性笔以及中性笔成为了后起之秀,它们对笔尖和笔座的工艺要求远低于传统的油性圆珠笔,某些水性笔的笔尖采用普通的杆形钢芯即可,对光滑度要求也很低,许多厂商甚至不用钢材都能做出水性笔的笔尖了。而且,圆珠笔笔头的技术门槛和技术含量都已经不高,成为了“鸡肋”。
文章最后提出,对研发圆珠笔笔尖技术进行大力投入,多少有些舍本逐末的意味,在熟透了的传统产业拼命,取得的效果往往只会事倍功半。
这篇文章,代表了很大一部分人和国内一批企业的想法,事实确实如此。据了解,中国钢铁企业过去不产“笔头钢”,并非完全出于技术难度,背后真正的原因是觉得“造不如买,成本太高”,“经济账”没有算清楚。
对此,另外的声音是怎么说的呢?
新京报报道,太钢集团技术中心主任李建民曾对此回应说,企业行为肯定都要考虑盈利。易切削不锈钢材料应用比较广泛,笔尖只是其中之一。印刷机上的小零件以及轴类、电子类、小马达类产品都要用到它。除满足国内使用外,通过加工直接出口,市场前景也是很广阔的。而且,能力到位了,对相应的一类技术都能发挥示范和引导作用,成为某一块的标杆企业。这不仅对企业自身有好处,对提升产业发展水平和中国制造业竞争力也大有裨益。
当然,有好的产品和有好的销路还不是一个概念。有报道披露,太钢的笔尖钢材料已经具备了批量生产的条件,但目前销售并没有完全打开。有媒体据此评论,“如何才能让核心技术为企业带来相应的市场和收益,这值得人们深思。看来,圆珠笔头的故事才刚刚开始,而对中国制造业来说,显然还需要更多的类似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