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都是与改革相关联的企业成本问题,怎么去均衡?其实还涉及到当前最令人关心的税的问题。我们在调研中发现,税收占企业营业收入的比重变化不明显,但是税收占利润比重的变化非常明显。因为利润变薄了,企业亏损了。从行业来看,利润大幅度下滑,这种情况下,税占利润的比重自然就上去了。其实是企业成本的上升挤压了利润空间,企业的利润空间变小,相对负担就加重了。
要解决企业综合负担重的问题,不仅仅涉及降税的问题,还必须要推动各方面的体制改革。比如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特别强调的,社保体制改革、金融体制改革、国企体制改革。这些体制机制改革不全面推进,降成本仅仅依靠现有的降低税负,比如税率下调、社保缴费适当下调,阶段性的措施是可以的,但是不可能依靠降税、社保缴费使企业有利润。所以,这个事情要两面看,一方面通过改革使企业有一个更好的营商环境,降低五险的成本,制度性交易成本。另一方面通过金融体制改革,降低融资成本,通过物流体制改革降低物流成本,通过行政性垄断改革降低用人成本等等,创造一个好的营商环境。只有推进改革,有了更好的营商环境和更好的体制机制,才能增强企业创造附加值的能力,扩大企业利润空间。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所长张承惠:
六方面金融风险应引起高度关注
中国金融风险总体可控。但也要关注到,当前一些处置风险、防范风险的措施实际上并没有从根本上消除、化解掉金融风险,只是把金融风险后移,而且在各方面因素综合作用下,金融风险的环境更加复杂。可以从六个方面对金融风险形势的复杂性做一些描述。
第一,既有金融市场的风险,也有金融行业的风险。从金融市场风险来看,2015年股市异常波动,某种意义上是股灾。2016年中国债券市场违约案例急剧上升,无论是债券数量还是违约的个数都超过了历年的违约数量之和,金融行业风险加大。由于利率市场化的推进和市场准入的开放,导致竞争加剧,金融机构的经营压力不断加大,盈利能力下降。仅是2016年上半年,银行、证券、保险行业的利润盈利能力全线大幅度下跌。
第二,既有微观主体的风险,也有宏观金融风险。在资产荒背景下,投资主体纷纷加杠杆,而且在加杠杆的过程中,一些机构、投资人毫无顾忌。从银行角度来看,不良资产和不良率高起。微观主体的风险还有人才流失风险,特别是国有金融机构,一行三会金融监管部门人才大量流失。宏观的金融风险也在加剧,比如汇率波动、人民币贬值压力阶段性加大。资金、资本外流压力增大,外汇储备已经从顶峰的39000多亿下跌到3万亿以下。
第三,既有国际因素导致的金融风险,也有国内因素导致的金融风险。国际因素的风险,比如美元加息,去全球化和贸易保护趋势强化,世界政治格局不稳定带来的对欧元区稳定性的担忧,以及国际金融市场的复杂多变。国内的因素包括消费投资不振带来的经济下行压力、企业经营环境不佳、特别是市场预期模糊和不稳定导致了金融市场过于敏感和脆弱。
第四,从国内因素来看,既有金融体系外部因素所导致的风险,也有金融体系内部因为体制、监管机制、调控管理政策的缺陷带来的内生性风险。金融体系外部风险,比如在化解过剩产能过程中会带来不良资产的压力。另外企业的违约,房地产市场的振荡,都对金融风险带来很大影响。金融体系内部,由于体制的问题、监管机制的问题、调控政策和管理政策的问题等造成金融机构特别是国有控股金融机构内部治理缺陷明显,风控能力严重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