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车间。
核查/
美国商务部“刀枪不入”
2016年4月11日,美国商务部作出反补贴肯定性初裁,谢龙德所在公司的相应税率被定为33.94%。初裁半个月之后,4月26日和6月21日,就反补贴、反倾销事项,美国商务部先后派了四个审核员和两个翻译来到德恩公司。
“美国方面核查很仔细也非常挑剔,他们多用视频取证,美国商务部和美国起诉方还会远程遥控指导,有时一个问题要来回查几次,使劲儿找你的毛病。”谢龙德称。
审核员全部住在成都,连早饭都不在青神吃。“开始还想准备一点小礼品,后来问了律师,全部否了。”谢龙德说,“他们‘刀枪不入’。”
6月1日,美国商务部发布反倾销案肯定性初裁,德恩的税率被定为2.17%。后经终裁,美国商务部作出肯定终裁,裁定中国参与应诉企业反倾销税率为13.64%,反补贴税率为33.26%。
“初裁结果出来后,美国进口商订单立即减少,我们公司至少损失近1亿元的订单。”谢龙德说。
胜诉/
各方参与是关键
在美方调查德恩的同时,德恩也在2016年6月,提起了行业无损害抗辩。谢龙德说,在中外有关方面共同努力下,首先迫使美起诉方5次缩小涉案产品范围,涉案金额由最初的2.84亿美元缩减到不足2000万美元,彻底打掉立案基础。“我们调查发现,涉案的很多产品,起诉公司并不生产,按照美方法律,是没有起诉资格的。”
是否损害美国同类行业,美国同行是关键。谢龙德说,德恩在美国市场占有率不到1%,对市场影响小。产品定价权完全在美方,不存在损害行业。“我们的产品,多是销给美国企业,再由其定价后销售。”谢龙德说,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对多个行业企业发出问卷,了解到这些信息后,最终,在2016年11月18日,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作出了无损害裁决,中方应对工作取得完胜。
一个中心的支持让企业有了底气
靠山/
川企最终胜诉不是个案
1月3日,四川省贸促会法律部部长张萌透露,去年10月底,接中国贸促会通知,包括德恩公司在内,四川四家企业涉及此次美国“双反”调查。“我们第一时间与德恩公司联系,并将相关信息通报给他们。”在整个应诉、调查期间,四川省贸促会主要是在企业与中国贸促会之间,搭建联系沟通机制,起到上传下达作用,以及协调四川省商务厅等部门合作,最终成功地协助德恩公司打赢了这场与美国的贸易摩擦“官司”。而这样的胜利在四川并不是个案。
近年来,中国贸促会承担国务院交办涉及企业经贸摩擦应对工作。与之相配合,四川省于2015年5月成立了“中国贸易促进会四川省经贸摩擦应对预警中心”。张萌说,自四川经贸摩擦预警中心成立以来,已参与9起“双反”调查案。“涉及行业有化工业、航空运输业、鞋业、钢铁业等,发起调查国家除美国、韩国等发达国家,还有巴西这样的发展中国家。”
建议/
双反调查企业积极应对
张萌说,之前个别企业对双反调查存在误区,认为自己是小企业,没有力量去应诉,不去争取利益,放弃一部分市场份额就算了,但是如果大家都不去应诉,这个市场就会彻底失去。
针对当前外贸形势,张萌建议,有出口业务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首先要增强自己法律意识,更好掌握国际规则。一旦遭遇双反调查等类似问题,首先要与相关部门及时联系,积极参与由相关部门和行业统一组织的应对过程。
不易/
中国企业赢了美商务部案例较少
“能打赢美国官司‘双反’官司,的确不容易!”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研究员白明有些惊讶。因为类似跨国贸易摩擦,特别是由美国商务部发起的,中国企业能打赢官司的案例较少。
据商务部通报数据,在去年前八个月,中国出口产品遭遇的贸易救济案件多达85起。从国别上来说,调查立案数量最多的国家为美国、印度,案件数量分别为18起和15起,涉案金额最多的也是这两个国家。从产品行业看,钢铁产品居首,共计35起案件,涉案金额58.86亿美元,占全部贸易救济案件数量和金额的约一半,案件数量和金额同比分别上升了40%和63%。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记者梁波李庆童星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