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 > 经济新闻 > 正文

传媒行业重组热情不减 平均32小时发生一起并购(2)

2017-01-04 09:29:04    中国经济网  参与评论()人

同时,2016年传媒行业的并购热情不减。根据Wind统计,全年传媒类上市公司并购278起,相当于每32个小时便有一起并购。其中,重组失败的案例有18起,包括乐视网、万达院线等行业巨头,业内普遍认为,失败的主要原因在于监管政策收紧。

5月11日,有媒体报道称,证监会将叫停上市公司跨界定增,涉及领域包括:互联网金融、游戏、影视,以及VR。虽然证监会澄清了传言,但对于业内人士来说,并购轻资产公司仍然持谨慎观点。

7月14日,深交所发布《修订广播电影电视行业信息披露指引,针对市场热点强化监管》,提出重点监管创业板影视公司信息披露,严控明星证券化。

在这样的背景下,2016年下半年,包括乐视网、万达院线、宏达新材等多家上市公司重大重组方案搁浅。

一直以来,市场对于影视公司的高估值、高溢价存在担忧。有业内人士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影视行业虽然被视作高回报行业,但其本身存在较高的风险性。2015年拍摄完成的420多部电视剧、近700部电影中,只有不到一半的影片可以公开发行,而票房‘黑马’更是少之又少,甚至有不少作品结束拍摄后就直接被放入库存,自此难见天日。”

但是也有分析师认为,高估值不代表高风险,“只有高速发展、繁荣的行业,才会出现泡沫,所以影视行业出现资本泡沫也算是正常现象。有泡沫不代表这个行业很糟糕,只能反映出这个行业是‘热点’,有很多资本涌入”。

电影票房增速回落

实际上,从传媒行业细分领域的市场表现也能看出,2016年行业发展并不顺利。

电影市场首当其冲。根据猫眼数据统计,2016年全年电影票房约为450亿元,同比增长2%,这与2005年以来,电影票房复合增幅36%的成绩相去甚远。

2016年新年档,电影《美人鱼》创下33亿元的票房神话,当时有不少业内人士给出“2016年票房总收入600亿元”的预测。可惜好景不长,第二季度开始,电影票房收入、口碑频频跳水。

数据显示,2016年第一季度,中国内地市场电影票房收入为 144.7亿,同比增长51.2%;第二季度票房收入100.6亿元,同比下降5.8%;第三季度票房收入106.9亿元,同比下滑14.9%。暑期档、国庆档等热门档期纷纷沦为炮灰。

具体到电影来看,2016年票房收入前十部电影分别为:《美人鱼》、《疯狂动物城》、《魔兽》、《美国队长3:英雄内战》、《西游记之孙悟空三打白骨精》、《湄公河行动》、《澳门风云3》、《盗墓笔记》、《功夫熊猫3》、《奇幻森林》。其中,票房收入超过10亿元的电影仅有9部。

纵观全年,票房收入达到5亿元的电影也甚是寥寥。“尤其是下半年,除了《湄公河行动》、《盗墓笔记》勉强过关,其余电影票房收入都不算理想。尤其是一些业内非常看好的电影,比如华谊兄弟的《我不是潘金莲》、《罗曼蒂克消亡史》,在海外市场颇受赞誉的《海洋奇缘》、《萨利机长》等电影,都是叫好不叫座,票房均未达到5亿元。”一位不愿具名的分析师认为,虽然年底电影总票房呈现回暖的趋势,但是具体到电影个体来说,情况并不乐观。

另一方面,中影与美国电影协会签署《分账影片进口发行合作协议》,2012年中美双方签订的《中美双方就解决WTO电影相关问题的谅解备忘录》即将在2017年到期,这意味着,进口片的配额限可能进一步放开,国产电影承受的压力也会更大。

票补大战烟消息鼓

业内普遍认为,票房下滑的分水岭,是《叶问3》票房造假事件。2016年3月份,《叶问3》被证实票房造假,管理部门对该片发行方和部分影院进行了处罚和严重警告,片方背后的投资方快鹿集团“互联网金融+电影”的资本危局也浮出水面。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