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 > 经济新闻 > 正文

传媒行业重组热情不减 平均32小时发生一起并购

2017-01-04 09:29:04    中国经济网  参与评论()人
原标题:传媒行业重组热情不减 平均32小时发生一起并购

2016年是传媒行业艰难前行的一年,规矩不断被打破,不断被重塑,行业价值回归,泡沫逐渐被挤出。

这一年,电影票房收入先扬后抑,同比增幅趋缓。尤其是第二季度以后,票房遭遇寒潮,5亿元收入已经成为大片门槛。电影野蛮增长的时期结束,头部内容稀缺,中美电影协议即将重谈,进口片政策有望放开,《电影产业促进法》获得全国人大常委会批准,影视公司面临机遇与考验。

这一年,电视剧质量下滑,精品剧屈指可数,明星天价片酬导致成本飙升引发争论,监管政策收紧,网络渠道成为电视剧播出的主流选择之一。

这一年,游戏行业的日子也不好过。用户红利渐消,手游增速放缓,2016年第三季度手游玩家数量4.12 亿,环比增速持续走低,用户数量基本接近饱和。与此同时,广电总局发布《关于移动游戏出版服务管理的通知》,要求7月1日起,新上线的移动游戏将先审批,后上线,被业内称为“最严手游新规”。

行业的寒风,直接吹在上市公司的股价上。2016年,文化传媒版块跌幅高达31.64%。但是,这并没有影响相关公司的资本运作步伐。据wind数据显示,2016年文化传媒公司并购扩张进入白热化,共发生并购278起,也就是说,几乎不到2天就发生一起文化传媒公司并购。

可以说,2016年的文化传媒行业是在挫折中砥砺前行。

近八成公司净利增长

总体来看,虽然2016年文化传媒行业环境严峻,但是上市公司收入仍旧突出,行业继续保持了良好的业绩水平。根据Wind数据,2016年前三季度,传媒行业整体营业收入达到2025.46亿元, 同比增长22.12%;归属母公司净利润270.15亿元,同比增长22.3%;总资产4063亿元,同比增长38.99%。

值得一体的是,在85家文化传媒行业上市公司中,有66家公司净利润同比增长,占比高达77.65%。

具体到上市公司来看,深大通、大晟文化、文投控股成为2016年前三季度净利润涨幅的前三甲,涨幅最高的为深大通。根据深大通三季报,公司2016年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6.44亿元,同比增长300.98%;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09亿元,同比增长9698.53%。

从净利润收入额度来看,包括分众传媒、东方明珠、中南传媒、万达院线在内的4家上市公司,前三季度净利润均达到了10亿元级别。

几家欢喜几家愁,在85家文化传媒行业上市公司中,也有17家公司2016年前三季度净利润呈现下降态势。其中,长城动漫净利润下滑幅度最大。

根据长城动漫三季报,2016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31亿元,同比减少17.12%;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9337.36万元,同比减少1119.86%。其中,2016年第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5400.69万元,同比减少48.27%;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27.43万元,同比减少80.37%。对于亏损原因,长城动漫未在财报中有说解释。

不过,有业内分析师认为,作为典型的跨界文化和能源的上市公司,长城动漫目前处境尴尬,“近年来,文化行业向好,不少传统行业公司都企图转型跨界,长城动漫尤为典型。从这家公司发展路径来看,2016年长城动漫关停了其60万吨焦炭生产线及其附属化产系统,彻底剥离煤炭资产,准备投身文化产业”。

平均32小时发生一起并购

2010年以来,中国内地电影都在以令人咋舌的速度腾飞。连续5年,电影票房都保持在40%以上的增速。“火爆的市场也引发资本的关注,近年来影视公司频繁并购重组,传统行业纷纷试水跨界,都想在这个市场里分一杯羹”,知名文化科技投资人曹海涛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电影是一个专业的行业,不是砸钱就能拍出优质影片。

同时,2016年传媒行业的并购热情不减。根据Wind统计,全年传媒类上市公司并购278起,相当于每32个小时便有一起并购。其中,重组失败的案例有18起,包括乐视网、万达院线等行业巨头,业内普遍认为,失败的主要原因在于监管政策收紧。

5月11日,有媒体报道称,证监会将叫停上市公司跨界定增,涉及领域包括:互联网金融、游戏、影视,以及VR。虽然证监会澄清了传言,但对于业内人士来说,并购轻资产公司仍然持谨慎观点。

7月14日,深交所发布《修订广播电影电视行业信息披露指引,针对市场热点强化监管》,提出重点监管创业板影视公司信息披露,严控明星证券化。

在这样的背景下,2016年下半年,包括乐视网、万达院线、宏达新材等多家上市公司重大重组方案搁浅。

一直以来,市场对于影视公司的高估值、高溢价存在担忧。有业内人士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影视行业虽然被视作高回报行业,但其本身存在较高的风险性。2015年拍摄完成的420多部电视剧、近700部电影中,只有不到一半的影片可以公开发行,而票房‘黑马’更是少之又少,甚至有不少作品结束拍摄后就直接被放入库存,自此难见天日。”

但是也有分析师认为,高估值不代表高风险,“只有高速发展、繁荣的行业,才会出现泡沫,所以影视行业出现资本泡沫也算是正常现象。有泡沫不代表这个行业很糟糕,只能反映出这个行业是‘热点’,有很多资本涌入”。

电影票房增速回落

实际上,从传媒行业细分领域的市场表现也能看出,2016年行业发展并不顺利。

电影市场首当其冲。根据猫眼数据统计,2016年全年电影票房约为450亿元,同比增长2%,这与2005年以来,电影票房复合增幅36%的成绩相去甚远。

2016年新年档,电影《美人鱼》创下33亿元的票房神话,当时有不少业内人士给出“2016年票房总收入600亿元”的预测。可惜好景不长,第二季度开始,电影票房收入、口碑频频跳水。

数据显示,2016年第一季度,中国内地市场电影票房收入为 144.7亿,同比增长51.2%;第二季度票房收入100.6亿元,同比下降5.8%;第三季度票房收入106.9亿元,同比下滑14.9%。暑期档、国庆档等热门档期纷纷沦为炮灰。

具体到电影来看,2016年票房收入前十部电影分别为:《美人鱼》、《疯狂动物城》、《魔兽》、《美国队长3:英雄内战》、《西游记之孙悟空三打白骨精》、《湄公河行动》、《澳门风云3》、《盗墓笔记》、《功夫熊猫3》、《奇幻森林》。其中,票房收入超过10亿元的电影仅有9部。

纵观全年,票房收入达到5亿元的电影也甚是寥寥。“尤其是下半年,除了《湄公河行动》、《盗墓笔记》勉强过关,其余电影票房收入都不算理想。尤其是一些业内非常看好的电影,比如华谊兄弟的《我不是潘金莲》、《罗曼蒂克消亡史》,在海外市场颇受赞誉的《海洋奇缘》、《萨利机长》等电影,都是叫好不叫座,票房均未达到5亿元。”一位不愿具名的分析师认为,虽然年底电影总票房呈现回暖的趋势,但是具体到电影个体来说,情况并不乐观。

另一方面,中影与美国电影协会签署《分账影片进口发行合作协议》,2012年中美双方签订的《中美双方就解决WTO电影相关问题的谅解备忘录》即将在2017年到期,这意味着,进口片的配额限可能进一步放开,国产电影承受的压力也会更大。

票补大战烟消息鼓

业内普遍认为,票房下滑的分水岭,是《叶问3》票房造假事件。2016年3月份,《叶问3》被证实票房造假,管理部门对该片发行方和部分影院进行了处罚和严重警告,片方背后的投资方快鹿集团“互联网金融+电影”的资本危局也浮出水面。

实际上,《叶问3》事件走势已经脱离电影本身,舆论对互联网金融投机影视行业、票房造假大加挞伐。监管层严查票房注水,票补大战烟消熄鼓,泡沫消退,中国内地票房也开始陷入危机。

在分析师看来,电影票房收入加速下滑,主要有三方面原因:“第一,缺乏头部内容,仍然是一个重要原因;第二,宣发不给力。在好莱坞,往往一部电影的宣发费用,可以达到制片费用的一半以上。而上映的小成本国产电影,制片费用都是能省则省,更别说重视宣发了;第三,票补‘药劲’过猛也引发了副作用”。

中国电影评论学会产业部主任、聚影汇创始人朱玉卿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中国电影人当务之急还是提高作品水平,“过去几年,行业中流行一股怪风气:电影拍摄成本不高,宣发成本却不低,有时候一部电影宣传费用甚至超过制片成本,导致电影质量没提高,‘忽悠’能力不断精进。但是,随着优质电影的普及,观众也变得不好‘忽悠’了。从2016年的情况可以明显看出,市场对青春片完全不买账。这也充分说明,中国观众已经开始具备辨别作品优劣的能力了。而对于电影人来说,请几个明星、弄几个场景,就能赚快钱的时代已经过去。想要收获票房,首先需要踏踏实实搞出作品,树立口碑。”

另一方面,有人认为,过去电影票补拔苗助长,“坏了规矩”。近年来,在互联网大潮下,电影产业也开始频繁触网, 包括格瓦拉、猫眼在内的票务软件拔地而起,瓜分市场。

网络购票具有便捷性,的确快速有效的扩大了国内电影市场份额,本来是一件好事,但是在多方资本几轮票补大战的撕扯后,市场已经呈现出“依赖廉价票”的病态模式。

上述不愿具名的分析师告诉《证券日报》记者,在美国、日本等成熟的地区,并没有票补模式,“中国市场上,常年存在9.9元的电影票,这种过度票补直接影响电影市场环境。一方面,如果同期电影的制片、发行公司补贴不起,那么排片、票房势必会受到影响。时间一长劣币驱逐良币,完全可以预见,未来决定票房成绩的关键因素不是谁的电影好看,而是谁更能‘烧钱’;另一方面,过度票补还会拔苗助长,本来用户群扩展是一个缓慢扎实的过程,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后才会选择娱乐方式。但是,9.9元的电影票一来,门槛降低,用户群体迅速扩大。但是我们没有考虑到,其中有很多观众愿意花9.9元买一张电影票,不是喜欢看电影,也不是某部影片多精彩,而是因为电影票便宜。可以预见,一旦票补取消,这部分用户也会随之消失。这就像打车软件一样,经过几轮巨额补贴后,烧钱的公司亏损严重,等到补贴消失后,平时坐地铁的人还是坐地铁,很少有人因为‘打车体验’而放弃廉价交通。”

网剧数量增速放缓

2010年以来,我国电视剧市场规模增长进入平稳发展时期,市场容量增速逐步回落。2015年,获发行许可证的电视剧16560集,同比增长3.6%;数量为394部,同比下滑8.2%。

从收视率表单来看,综艺节目收视率不断走高,电视剧表现相对平淡。2016年上半年,仅有《亲爱的翻译官》一部电视剧收视率超过2%。

传统渠道收视回落的同时,网剧受到热捧。海通证券研报认为,互联网及移动终端普及、“一剧两星”政策、IP热等多方面因素叠加造就了网剧的火爆。其直接表现为量价齐升,

2013年网剧产量仅为50部,随后进入快速扩张时期,2014年同比增长310%,2015年同比增长129%,直到2016年增速放缓,产量维持在600部左右,由追求量的增长转变为质的提升,付费会员模式成为主流。

截至2015年12月底,国内视频网站付费用户规模达到2884万,同比增幅高达264.1%;2016年,爱奇艺、腾讯等相继宣布会员分别超过2000万,增速明显。

值得一提的是,由于网剧市场野蛮扩张,尤其是《太子妃升职记》、《盗墓笔记》、耽美系《上瘾》等剧上线后,引发争议。广电总局表示进一步对网络剧进行监管, 线上线下统一标准,24小时不间断监看。可以肯定的是,网剧监管将越来越严。

明星股东花式捞金

有业内人士告诉记者,明星捞金有四宝:高片酬、当股东、卖公司、做高管。

一直以来,明星天价片酬都是争议的焦点,2016年更甚。8月份,霍建华、周迅拍摄《如懿传》片酬1.5亿元,被央视曝光。随后,广电总局党组在中纪委网站上发布了关于巡视整改情况的通报,并提出,坚决遏制“天价”片酬和明星炫富问题。

有上市影视传媒公司的董事局主席表示,当明星一部戏的片酬报价占到制作成本的三分之一甚至更高时,对中国电影发展而言是一大“毒瘤”。“更为重要的是,中国诸多影视明星的身价虚高,遗憾的是电影市场被稀缺的明星资源‘绑架’了。”

与天价片酬相比,明星低价认购影视公司股份,成为上市公司股东,似乎赚钱更为容易。2016年5月份,乐视网宣布,拟以98亿元的价格,收购乐视影业100%股权。乐视影业股东名单中,有19位明星分享这场资本盛宴,按照当时披露预案,张艺谋出资的208万元将升值至1.4亿元。

也有明星将成立不久的公司,高溢价卖给上市公司。

2016年3月份,暴风集团宣布拟收购稻草熊影业60%的股权,交易金额为10.8亿元。收购完成后,刘诗诗将获得现金6480万元、暴风集团股份作价1.51亿元;赵丽颖将获得现金324万元、暴风集团股份作价756万元。

同月,唐德影视披露重大资产重组称,拟现金收购范冰冰旗下公司爱美神51%的股权。彼时《证券日报》曾刊文指出,根据重大资产重组标准,爱美神的估值至少为8.5亿元。

虽然乐视网、暴风集团及唐德影视的重大资本重组都未完成,但是从上述案例中,暴露出明星IP价值之高,也令外界唏嘘不已。

而明星证券化的最高境界,莫非赵薇控股万家文化。2016年12月底,万家文化披露《简式权益变动报告书》称,公司第一大股东万家集团将其持有的1.85亿股公司股份转让给龙薇传媒,占公司股份总数的29.135%。转让价为30.599亿元。转让完成后,公司第一大股东变更为龙薇传媒,实际控制人变更为“小燕子”赵薇。

有分析师表示,随着影视资本站上风口,明星股东早已司空见惯,“作为稀缺资源,影视明星本身具有话题效应,对于上市公司来说,拥有明星股东不仅有了关注度,还能获得更多的业内资源”。

游戏公司呈“两超多强”格局

2016年上半年,游戏收入总规模达到787亿元。其中,移动游戏市场规模374.8亿元,同比增长79.1%。移动游戏首次超过PC客户端,成为规模最大的细分领域。2016年,手游用户达到4.05亿,接近端游和页游用户人数总和。

从当前国内游戏研发的格局来看,腾讯、网易两家巨头占据行业的半壁江山。根据易观智库数据,腾讯、网易两家公司在2015年和2016年上半年的市场份额分别为43.2%和56.9%。其中,腾讯凭借渠道优势,通过微信、QQ等流量入口,为旗下游戏产品大量引流;而网易凭借自身研发优势,出品了《阴阳师》等爆款手游。

此外,完美世界、盛大、掌趣科技等公司跻身游戏行业第二梯队。尤其是传统端游公司完美世界和盛大,拥有大量经典IP,价值仍未完全释放。

相比之下,中小型游戏厂商机会进一步被挤压。人口红利效应逐渐减弱情况下,手游获取用户的成本日渐高企,新游发行负担加重。国内手游市场增速也逐渐放缓,切换为存量市场下的竞争。

尤其是“最严手游新规”上线,几乎封杀了个人游戏研发输出通道。根据《关于移动游戏出版服务管理的通知》,7月1日起,新上线的移动游戏将先审批,后上线;已经批准出版的移动游戏升级作品及新资料片视为新作品,上线时需重新审批;已经上线的移动游戏,10月1日前完成审批补办手续。

监管政策规范了手游良好健康的市场秩序,行业乱象明显改善,但是也提高了游戏产业的创业门槛,对于中小厂商来说,发行成本进一步增加。可以说,当下手游行业已经进入洗牌期。

另一方面,游戏公司掀起出海热潮。2016年以来,中国游戏巨头纷纷看好海外市场,大手笔布局。仅去年上半年,发生了昆仑集团投资美国人工智能开发商Woobo,三七互娱投资加拿大虚拟现实公司Archiact,游族网络收购德国游戏研发商Bigpoint,掌趣科技投资韩国游戏公司网禅Webzen等多起投资并购案。

更值得关注的是,2016年两大游戏巨头的“海淘”——腾讯斥资86亿美元,收购手游公司supercell;巨人网络壳公司世纪游轮则发布公告称,拟44亿美元现金收购凯撒娱乐旗下专注休闲社交手机游戏业务的Playtika公司。

蓝港集团CEO王峰则认为,“今后的游戏市场,只做本土化机会渺茫,全球化是大势所趋”。

(责编:贾兴鹏、夏晓伦)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