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 > 经济新闻 > 正文

夏斌解中国经济“迷局”:正在着陆的过程中(4)

2016-12-27 11:09:00    人民网-中国经济周刊  参与评论()人

夏斌:十几年来,中国的房市发展到目前的僵局,是因为长期以来我们的房地产政策是碎片化的,没有明确的主导方向。这次中央明确“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说得非常好,但说得晚了。

制定房地产长效机制,具体方向、内容是什么?必须要尽快讲明。相关法规制度一时制定不出来,但要大致讲明长效机制的具体内容目标以及制定什么样的具体落实措施。否则又会贻误时机。我从2009年以来一直坚持讲,中国房地产市场的健康发展方向是以消费品为主导的方向,买房是为了住,而不是为了卖。如果这个核心内容和主导方向不明确,长效机制措施就很难“对号入座”;如果确立了以消费品为导向,现有一系列的政策就要调整和完善。

另外,明确了主导方向后,还要明白,仅说市场规律建立长效机制只是说对了半句话,另半句话要强调社会规律、民生要求。因为社会上总会有一部分人按市场规律是买不起房的,但他们的基本住房需求却又是一个良好社会所必须提供的,所以不能光讲市场规律。

有了明确的主导方向,措施就好定了,就可以按商品属性、民生需求而不是金融属性来研究政策了。譬如,首先,对于第一首套房,这是真正的民生需求、刚性需求,应该有比现在更明确、更有力的力度支持。首付比例不能由央行定,更不能由商业银行定,而应由国务院统一规定,长期不变。第二,对于买不起房的人的租房要有明确的保护政策,保护房客这一弱势群体。学习德国,让房客能安心长期租房。第三,对于非消费品为主的投资房、投机房、金融资产属性房要确立抑制政策,那就涉及到税收。

房地产长效机制的建立是围绕消费品为导向,要削弱其金融资产属性,这些问题又会衍生税收问题、人地挂钩的城市土地供应问题、地方政府的土地财政问题、第二套、第三套的贷款政策问题等等,这一系列问题都是长效机制建设应该包含的内容,需要总体配合,顶层设计,而不是一个国务院职能部门所能完成的。其中,关键的问题是,长期来存在的土地财政问题意味着进入要彻底解决的倒计时,这又涉及到中央与地方的事权与财权问题,这是想绕都绕不过去的财政基本制度的改革。需要迎刃而上,政策上的通盘考虑:中国的中长期财政改革预算问题。这是摆脱当前中国经济问题中的一项基础性的制度改革问题。

中国的经济十几年来一直被楼市波动而严重困扰。我们要彻底走出长期政策碎片化而造成的长期被动局面,关键是在向全社会明确宣示消费品主要方向后,痛下决心抓紧研究制定体现中国房市健康发展方向的各项政策制度,明确以消费品为主导的政策预期。当然,在中国当前这个时刻,经济增长已经跌到6.5%左右,风险还没有完全化解,在此情况下,要“稳中求进”,既要防风险,又要兼顾稳定与增长,三者都想要。那么房市的拨乱反正,会否冲击稳定与增长?这是一道历史性的难题。在此背景下,如何解题?具体策略可先把长效机制与政策顶层设计设计好,具体政策措施的出台,一定要适时、择机,审势度时,应该以逐步纠错的方式来扭转长期以来形成的以资产市场为主的房市波动局面。

《中国经济周刊》:作为智囊型学者,您发起成立了中国首席经济学家论坛(CCEF),当初发起这个论坛的初衷是什么?目前发展如何?

夏斌:设定中国首席经济学家论坛这一平台,是想更好地集中市场的声音,以求为中国经济金融最高决策提供一些建设性的意见。因为论坛的成员,都是由经过第三方机构评估的境内排名前10名的大银行、国外投行、证券公司、基金公司四类金融机构的共40名首席经济学家组成。他们是来自市场第一线的首席经济学家,贴近市场、关注市场、研究市场,与官员,纯学者教授不一样。因此对经济的分析观点也许对决策者可以“兼听则明”。

目前,论坛已经成立5年,每年召开年会、研讨会以及相关的内部闭门会,讨论中国经济发展趋势,包括金融、投资及市场等领域的一些重要问题,跟踪全球和国内经济动向。论坛秘书处及时归集大家的意见,向中央、国务院有关部门呈送,为决策者服务,同时引导市场预期。应该说,经过5年的努力,CCEF正在逐步成为具有较大影响力的中国经济政策研究平台,也在国际市场上发出了中国人的有力的声音。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