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发投资增幅
由快升到缓落再略有反弹
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同比增速扭转持续俯冲式下滑后,于2016年初有了明显的回升。2016年1-9月份,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7.46万亿元,同比名义增长5.76%,比2015年全年提高4.77个百分点。其中,住宅投资4.99万亿元,增长5.11%,比2015年全年提高4.73个百分点,总体呈现快速上升到缓慢回落再略有反弹的过程。进入10月份以后,政府加强了楼市调控,但房地产开发投资继续保持平稳增长态势。
全国住宅开发投资在总体回暖调整过程中,不同类型城市间存在一定的差异。2015年10月至2016年9月间,40个重点城市的房地产住宅开发投资同比增速保持温和上行,累计值同比增幅最高为6.2%,最低为2.1%,而非重点城市的同比增速在-1.43%和7.43%的区间调整运行,重点城市住宅开发投资累计量的全国占比保持在50%以上。
住房供求空间错配
持续加剧
尽管从总量上看住房销量大幅增长,名义库存不断下降,去库存取得了一些成效。但是,住房库存总量仍然偏高,且空间错配问题依然突出,表现为一、二线城市库存少、投资增加率低,销售火爆,住房在当前及未来仍然短缺;三、四线及以下城市库存大,销售增长缓慢,且房地产投资、新开工依然强劲,去库存效果不明显。
从库存来看,热点城市库存减少,三四线楼市库存压力仍大。据中国指数研究院统计,截止到2016年8月底,北上广深四个一线城市的商品住宅待售面积均不足1000万平方米,且均呈现下降趋势。从去化周期来看,一线城市整体库存去化周期缩短,其中北京、上海、广州库存去化周期均不足10个月。2016年以来,以楼市四小龙——南京、苏州、合肥、厦门为首的二线重点城市库存显著下降,甚至出现告急。与此不同的是,一些二线城市及三四线城市仍面临较大的去库存压力。从期房库存来看,2016年,以三四线及以下城市为主的全国非重点城市在期房待售面积、期房过剩库存都要远超过全国40个重点城市。当前及未来库存压力主要体现在非重点城市当中。
从潜在供给来看,联系到非重点城市的住宅开发投资增速快于重点城市,使得住房在重点城市与非重点城市的空间错配进一步加剧。从反映开发企业投资的先行指标以及作为未来潜在供给的住宅新开工面积来看,非重点城市的新开工累计值占全国的比重较大,过去一年间始终维持在60%以上,当经过一定的施工周期转化为未来的住房有效供给后,空间错配必将进一步加剧。
热点城市楼市
由恐慌疯狂恢复理性和冷静
在经济下行压力仍然较大的宏观背景下,面对起初的楼市局部过热形势,政府没有及时发声,使得市场预期中央会为了保增长而放任房价上涨,从而引起市场恐慌,“抢房潮”大有继续蔓延之势。2016年年初以来随着热点城市房地产库存量的不断减少,部分城市从去库存转为抑制购房,在这种情况下,库存的告急、政策的收紧,使热点城市楼市完全陷入市场恐慌,最终导致房价爆发式上涨。恐慌性“抢房潮”不断涌现,在预期改变和恐慌心理驱动下,一些城市某些地段的楼盘呈现出“去年低价无人问,今年价高争先抢”的怪象。进入10月份后,热点城市政府相继出台了一系列的楼市调控政策,快速有效地稳定了房地产市场,热点城市楼市由恐慌疯狂恢复理性和冷静。
通过中国住房市场风险监测体系测度发现,全国35个大中城市普遍存在估值过高的风险。横向来看,热点城市的整体风险状况较为突出,而二线非限购城市的风险状况相对乐观。纵向来看,当前住房市场风险整体高于2010年,估值过高的住房市场将极有可能出现房价增速放缓甚至是房价下跌的情形。本轮楼市过热主要集中于一线城市与部分二线城市等热点城市,无论是热点城市房价的上涨幅度还是风险的积累程度,均已超过2009-2010时期,值得各界高度警惕。但是,全国楼市总体风险仍然处在可控的范围。第一,主要指标没有超越风险控制线;第二,本轮过热是局部不是全局性的;第三,本轮高涨与繁荣不是长期拐点;第四,有诸多政策工具可以备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