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 > 经济新闻 > 正文

北京开始流行“商改写” 写字楼的春天真来了?(2)

2016-10-28 12:46:34  北京晚报    参与评论()人

丰富化成为新比拼

当然,硬币的另一面,随着进入者的增多,写字楼市场的竞争也趋向激烈,部分老式样的写字楼和非核心区写字楼,就常常经历着招租的尴尬。位于东二环的某老式商务会馆,尽管地段核心,可对外的租金报价只有5元/平方米/天。而在亦庄经济开发区,某个建筑样式单一的写字楼园区,尽管工作人员对外宣称“已满租”,但记者在园区里转了一圈却发现,每一栋楼里都有不少空置办公室,下午4点的上班时间,办公室大门紧闭,门口也没有任何企业名牌。

“过去,来写字楼办公的人只是希望你提供一个业务往来和处理的空间,现在他们希望得到更多,从办公注册、投资融资,到法律支援、商务合作,甚至是吃饭相亲、健身交友……”一家写字楼的运营商告诉记者。

“我们选择在哪里办公,不是只考虑租金价格的,我们也看中圈层,希望能结交到志同道合的朋友甚至合作伙伴。”创业者宋先生和记者形容,他喜欢的写字楼,是那种推开隔壁门就能找到有同样创业甘苦的“同志”,或者在写字楼的楼上,就可以找到所需要的业务合作伙伴。“对于我的员工来说,他们更希望写字楼里能有可口的饮食、高速的网络、免费的健身场所,甚至是定期的相亲活动。”

为适应租赁者这种多元化的需求,抓住来之不易的市场机会,越来越多的开发商也投入到打造社交化、共享化写字楼的浪潮之中,并且挖空心思的提供从注册、法务到创业导师的一条龙服务。李开复、徐小平、俞敏洪……这些商业界的励志人物,被发现频繁出现在各种创业分享课堂中。就在本周,清华经管创业者加速器也宣布和首开共同联手,打造清创首开X SPACE协同空间。

写字楼的春天真来了?

写字楼的春天真的来了?业内专家给出了理性的回复。

严区海就提出,传统商业改造成写字楼并非没有门槛,“商改写”面临着四大挑战。从政策层面看,二者虽均为商业用地,40年产权,但如果当初拿地性质不含办公用途,则商场不可改为写字楼;商业的平面设计绝大部分不适合写字楼使用,因此在“商改写”时需要优化平面设计以满足写字楼用户的使用要求;写字楼对于自然采光有较高要求,因此“商改写”需要提供一整套全新的自然采光方案,改造商业工程的施工非常复杂;大楼内原有租户的退租,续租工作复杂繁琐。

中国商业地产联盟秘书长王永平也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商业的公共空间较大,改成办公楼一定会填补楼板面积,需要重新分割空间,如果规划不允许新加面积,就会出现巨大的面积浪费。据其介绍,曾经有一处知名商场,放弃了购物中心的定位后,将高层空间清理出用于办公,低层则提供相关服务配套,但由于很多资源并不匹配改造后的空间,账也算不过来,因此直到目前调整仍未完成。

至于刚兴起的面对创业者的共享型写字楼,更是存在着概念化的“一拥而上”、缺乏明确可行的行业标准、运营主体专业素质和能力良莠不齐等现实问题。“写字楼的春天绝不能一概而论,在投入之前,要理性考虑。”

记者 赵莹莹

(责编:杜燕飞、王静)

首页上页12  2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