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路神医的目的只有一个:卖药赚钱!
还记得之前的神医刘洪斌不?
据健康时报调查发现,2014年以来,一位叫“刘洪斌(滨/彬)”的银发老太太,竟以9个不同身份,无缝切换出现在多个省级卫视上,推荐了近10种药品、保健品,成了炙手可热的当红“神医”。
她的多重身份让人晕头转向,一会是祖传苗医传人,一会是蒙医第五代传人,一会又是北大糖尿病专家,一会又成了高级营养师。
事实上,这些在前方表演的假专家只是药品或保健品的“形象代言人”,包装出来的虚假身份、精心策划的节目效果,都是由其背后的强大利益方完全操控。生产企业、销售企业、广告公司和电视台则共同促成了这条利益链条。
从生产,到电视代言,到销售,再到物流,环环相扣,形成一个完整的“假医生和假药物包装”利益链条。假药利益的争夺和广告利润的角逐,催生了像刘洪斌一样的神医“表演家”的成模式的包装。
2014年就有媒体报道,同样从事养生节目包装的声广健康集团遭长春商人姜林海举报,该公司原董事长陈晓称节目每天全国有4亿人观看,而仅2014年1~7月,公司各类保健品、食品、药品就已经实现销售收入80多亿元。④
虽然从2017年“刘洪斌(滨/彬)”事件舆论曝光到国家多部委联动出手,活跃在各地卫视荧屏上、不停变换身份,坑蒙拐骗笑傲江湖的多个“虚假广告表演艺术家”,几天就倒了。但这只是多年来我国养生和医药保健品营销乱象,周而复始的冰山一角。
而现在,这只“黑手”似乎又伸到了短视频平台。随着短视频平台的兴起,越来越多身穿各白大褂的医生出现在了大众视野科普医学知识。这其中,确实有好好做科普的医生,但也存在学历掺假、身份造假、或直接盗用他人身份的“假医生”。⑥
真的是防不胜防。我们作为普通人,还是要多增加自己健康素养。